无忧则殆,携忧而升
作者:不详 (字数:1200字)
庸人之忧,为索取。君子之忧,为付出。圣人之忧,为苦痛与乐的冲突。
——题记
上下五千年悠久的中华文明长河中,庸人与圣贤皆会被忧愁缠身。不同的是庸人为 * ,圣贤为天下苍生。忧愁为何物?它是让凡人堕落,让圣人超脱之物。
勇气与良知
逃避忧愁,必是小人。接受忧愁,必是勇者。
而真正的勇士,他不但因勇气而直面忧愁,更因为他拽着良知承担挫折命运。
如果屈原忘忧,那么就吟不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心之多艰。”如果范仲淹忘忧,那么就吟不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杜甫忘忧,那么就吟不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李煜忘忧,那么就吟不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果陆游忘忧,那么就吟不出“位卑未敢忘忧国。”
他们不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永多情,也没有“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李商隐细腻。但他们有的是忧国忧民的赤心肝胆,有的是承担苦难的勇气与良知。多少双忧愁的眼睛看着蛮夷苍生,其中的辛酸与悲痛无人知晓。
可是,直面忧愁的坚定与肩挑苦难的意识却让他们走上勇者之路。
动力与乐源
忧愁,是勇者奋起的动力和快乐源泉。
因为忧愁的存在,使那些勇士心中不断高吹前进的号角,并以忧愁的阻碍与前进的冲突作为乐源。
马丁·路德·金在呐喊,因为他担忧黑人的自由,虽然他被枪杀了。贞德在高举旗帜,因为她担忧祖国的胜利和解放,虽然她被烧死了。辛弃疾在嘶杀,因为他担忧民族存亡、国人安危,虽然仕途曲折而多坎。顾准在思考,因为他担忧祖国的发展,虽然他被戴上两次“右派”帽子。
他们脚踏忧愁的石阶,走向荆棘路的最深处,即使充满蓟刺。他们一直以担忧为信念,沐浴在灵魂冲突的乐源中。
精神,得以升华。灵魂,得以超脱。
人生就如一股激流,忧愁会不可避免的向我们冲撞而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抛弃忘忧草,携着忧愁一块上路。
身披一袭勇气,心系一份忧愁,脚踏一份执着。人生之路才能走向彩霞的一边。
[评语]让高二学生练习一篇2004年上海春季卷作文题(以“忘忧草”为话题),佳作颇多,此篇以立意高远、积淀丰富、语言凝练、层次清晰取胜。自古以来“忘忧”是很多人的一种精神逃避,本文以古今中外的贤者的事例为切入口,阐述了成功人士们的忘忧的勇气与良知、动力与乐源,让我们直面忧愁。我们以此为源泉,得到积极向上的动力,在为信念而奋斗的经历中得到的快乐。文章用以题记引出全文,并以两个副标题阐述出了本文的要旨所在,即携忧走向荆棘路的最深处。不失为一篇较好的应试作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首先,我想跨越时空,问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也许徐志摩会说:&ld
- 在这个细雨斜织的雨夜,我看到了你,看到你手执红灯笼,慢慢地,慢慢地,和着这在夜风中摇曳不定的星火,穿过深宅大院那
- 中国的历史是一本深重悠远的书籍,每当我静下心来,慢慢翻开那些穿越了岁月风尘的纸张时,那五千年的中国文明便碾着厚重
- 好久没有写过文字了,当再度执笔的时候,总感觉心与手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也许,这就是岁月长河的力量,我们都是那河
- 都说高中是一个生死轮回的转型地,刚开始并不是十分赞同,但是随着高中生活的三分之一已经从我身边悄悄溜走,我开始懂了
- 美国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完成了自己制定的愿望的五分之四,他究竟是靠什么将许多“不可能&r
- 小时看通俗小说,得道之士比如吕洞宾之流出场,常吟两句定场诗曰: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后来知道,他的诗中便有&l
-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理解,渴望理解;理解是心灵的纽带,是心灵相接的桥梁。 可是现在社会上相互不理解的例子比
- 每天我们都会和许多的人擦肩而过,我们对他们或许一无所知,但是其中的他或她可能会和你成为我们的朋友或者知己。 知
- 或许,对于“撕”这个动作,很多人颇不以为然,认为撕东西是一种冲动、无理的行为,其结果无非
- “可以去做作业了”、“要好好练技能呀!”、“应该去看
- 我走在周末冷清的校园里,天空依旧是那种纯净透明的蓝,蓝的那么奢侈,那么浮华,蓝的那么纤尘不染。可我此时,瘫软的腿
- 有人说:“人是宿命的奴隶,无法改变人生的旅途,而梦想则是无法触及的地平线,怎么追也追不到。&rdqu
- 如果为了一些自己的目的曲培养独立性,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而已,自己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并不会为了产生心理平衡,只有我们
- “诚实”与“欺骗”本是两种不同意思的词语,而它们又以不同的角色,
-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在他的《名人传序》一文中说:“我称为英雄的,并非
- 经常听到很多人抱怨:唉……我怎么的这么不如人;如果我当时…&helli
- 在《好运设计》里,史铁生以一个思考者的身份,向生命发出了纯朴而直击人灵魂深处的询问。 大概每个人在世上总有不顺的时候,总有经历风雨
- 当我呱呱坠地就应感谢父母,是他们赋予我生命。当我咽下第一口粮食就应感谢农人,是他们提供我食物。感谢春天的细雨是它
- 现行教育想把我们变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那是不可能,天下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就拿我所就读的学校来说吧,除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