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位书香,迎奥运
作者:不详 (字数:1200字)
书是有香味儿的,能享受与否其实全在乎自己的意念,感知则有,弗感毫无。
品味书香,要漫步书境中。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随感、随笔,描摹情境的句子是经常可以看到的,每当此时,我便毫不犹豫地置身于文章的境界中,跟随着作者的感受一齐感受——感受作者的欣喜愉悦,感受作者的离散愁苦,感受作者的愤懑抑郁……总之,置身于文章的境界中,品读到的总会是那样真实,禁不住便与作者产生共鸣。几日前有幸读到张承志先生的《心灵史》,文章中写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生活在沙沟庄子人们的凄苦生活(部分),作者笔下的情境真的将我深深感染。全村共四十户、二百零几口,就有过饿死七十多人的惨剧。那时村子里都吃苦苦菜。有家人的孩子进山挖苦苦菜,进了山就没有再回来。人们天天都吃苦苦菜,身子逐渐就透明了……其中有这样几句:儿子死在山里,同伴吓得跑回村,告诉那孩子的母亲。可是她刚刚弄来一碗糊糊汤,正打算等儿子挖回苦苦菜,给儿子喝,一听说儿子的死讯,这位母亲猛地抓起碗,只顾自己急急喝起来!读到这里你的大脑中会浮现出什么呢?是母亲狰狞的脸孔还是空气中弥漫的恐惧?还是……假若你就在桌旁,看着母亲这疯狂般的将糊糊汤喝下,估计,这该算是一种震撼了吧。
品味书香,更要怡情书香中。所谓景为情设,置身景中自然会被其中弥漫的某种情致所感染,油然而生出感受。这里的景当然不限于纯粹的美景。感受了,有时会拍手称快,有时低徊欷歔,有时会心一笑,这就是情,文章的情,作者的情,能传染的情……再看《心灵史》中的那段,母亲的行为一开始令我惊诧不已,本想母亲抓起碗后会重重的摔出去,然而她却将糊糊汤一口气喝下……这是发生在大西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真实事件,所以联系实际可以看出,这没有什么不可能,事件是真实的,那么给我们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呢?失去儿子的痛苦,饥饿难忍的无奈,都被她伴着泪水狠狠喝下,我敢说她喝下的糊糊汤一定比苦苦菜苦涩百倍。也许把每个人放在那个环境中,都会那么做,而且有甚于而无不足。归根究底,一句无奈道破天机。
书中蕴涵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想还是再找机会聊聊吧。
书中不仅有野花的馨香,竹林的清香,山谷的幽香,而且还有桑梓之地的土香,以及依稀记得母亲身上的柔香,这些香味是很难觅到的,其实也不尽然,或许小窗旁边,或许路边灯下,悄悄翻开也许已经泛黄的书页——一阵馨香会将你轻轻弥漫……
好多书香值得品味,然而现在的我们已是错过好多——但我想说的——感动若在,书香尤存。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形容时间的东西很多,不论是词语还是句子。比如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岁月
- 人生就像一抛球游戏。四个球(健康、家庭、事业、友谊)在你的手掌之间跳动。我们会发现,事业是一个橡皮球,落到地上,
-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希望演绎出辉煌的成就和个性的自我,希望自己的风度、学识、动人歌喉或翩翩身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掌
- 人本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是…… 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了满
- 小事情的演绎有时阐发大道理的内涵。日前下班回家路上看到的一幕,便替我找到了这方面的注脚。有位农民工兄弟,骑车上街
- 在中国这块黄土地上,“安”字显得格外醒目。 天安门,地安门,祈年殿。来自远古的建筑,诉
- 像花好月圆的色影,歌欢舞美的音姿的魅力,人们都向往幸福。而多数人都在怨恼幸福之神未对自身青睐拥抱。否,这常是在对
- 大家都知道,在大自然中所遵循的法则是“适者生存”。只有很好掌握了生存法则的人,才能比较迅
- 有人为等待穷尽一生,回报他的没有成功,没有喜悦,只有失败,只有伤痛,也有人等待了一生,虽未实现最终的目标,却依然
- 快乐,在于你怎么怎么掌握。每个人都有把”快乐的钥匙”,但我们却常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交给别人
- 中国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国家,并且在历史上一度的辉煌,一个个政权和文化的巅峰就着这样被先人们创造了出来。 有句话我
- 出生在90年代的我,长在了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就不时地出现在我的身边,对我的吸引力很大。我11岁就上网,那时还不
- 一谈到习惯,一些人立即会想到“饭前便后要洗手”这类人人皆知的习惯,他们并不了解习惯的真正
- 冰雪覆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团火来取暖;暗夜无边的时候,我们需要点点星光来取暖;前途茫茫时,我们需要一盏航灯来取暖
- 面对司马迁,心中感触颇多。最多莫过于他忍辱负重,完成巨着的伟大精神。于此同时也让我想起自己的处境。 &mdas
- 人们常常认为财富是金钱、名誉、权利。然而对人真正有的财富并不是那些物质,而是知识、经验…&hell
- 总怀疑过往的岁月是被忧伤所弥漫,望着窗外的蓝天,它离我,似乎很远很远…… 我,过着
- 败者为王?对!很多人失败了,但他们却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一位被哈佛大学校报称为“哈佛历史上最成功的
- 引子 人是需要一点精神的,生于天地之间,存于社会之中,我们不能做没有精神的行尸走肉,也不能做他人的复制;而要做
- 花儿们并不都生长在沃土中。石缝间、高山上,到处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影子。只有沃土中的花儿最鲜艳吗?不是的。人们更加喜欢的是冰山雪莲、山野小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