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文化
作者:不详 (字数:500字)
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很少能有国家与之比拟的,因为它们都是中国古代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应算是整个华夏民族的骄傲。例如长城吧,不看内在,光是长度就让人为之震撼;在看看圆明园,不想原样,光看现在一些残园,也让尔等大吃一惊,——所以说中国的文化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
想想现在的中国,已在世界上有了一些地位,而其中一部分是靠中国古文化所影响的,就像国人与外人交谈,内容大多是: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多去长城参观参观,去长江黄河游览游览。谈到这些时,大多中国人都感到自豪,但谁又曾想到如果一寐靠着先祖留下的一些财产而扬名,那中国迟早会再次落后,那这些财产又有何意义呢?
其实不免可以这样看,中国的古文化建筑让世界注意我国,那我们就应借势发展中国,展现中国。所以我们应把中国历史看作是一次壮大中国的机会,而不是一个结果。
再者从中小学生的教科书来看,其中有一半是在写旧社会或中国历史的吧,仔细想来又有何太多意义,倒不如想想现在或未来,了解了解新时代——不是吗?
以上不过是以一个中学生的角度去看待现在的中国,而不是妄自尊大,要求中国应怎样做。
标签:中国,文化,议论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历来最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的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 魏晋出英雄&mdash
- 青春就如同一本台历,开始时,总期待翻过没一页的精彩,回首凝望,才发现它已残破不堪。那些散落的日子就如同我记忆中的
- 台湾问题至今未能解决,就连唐宋时代的文人也急了。有的说打,有的说和,竟然分成两派。 一日,两派人马齐聚于&ld
- 每一个孩子在家中都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我当然也不例外。记得有一回我放学回家,在路上我高兴地对同学
- 世先有道,道何哉?世先有善,善何来?吾道今善之不善,有道形同无道矣! 战国有四公子,皆以好客侠义闻于世,其一为
- 有那么一刻,我感觉自己全身都被痛苦充斥着,难受,蓦地抬头,却发现,原来美丽就在不远处。 —&mda
- 树的成长需要阳光雨露,树懂奉献与付出,树也学会坚强和不屈。而人?也应如此…… &m
- 当嘲笑弥漫周围,困难缭绕生活,黑暗笼罩白天,我们为了争口气,坚强地走过每个春夏秋冬,拒绝失败,我们争口气,迎上胜
- 前见古人,后观来者。忽察觉心态决定成败。 * 曾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大雕。心中只有雕,毫无杂念,成吉
- 岁月的背后升起迷离的烟雾,想要揭开青春朦胧的面纱,浅浅的微笑在彼岸随河水轻轻荡漾。 散开的花瓣飘落在四周,流失
- 中国经历了上千年漫长的封建阶级统治时期,悠久的历史便渗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当中。 奴性,这个词也在中国历史上烙下
- 如果说一个人不仁不义,必定是贬斥他人格的低劣和道德的败坏。自古以来,圣人贤士都以仁义来严格律己,孟轲&ldquo
- 沉默是金,先人将千百年来总结的处事道理凝聚成一句话,浓缩成一种思想,深深地注入我们的灵魂,可曾想过,有时我们更应
- 膳之后也,夕阳西下。少时,月色入户。残光映床前。盖有一床前读者,乃浩淼矣。 腾书欲作心茫然,欲真问个所以然,爹
-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维克多·雨果 &m
- 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能体会到“古典”与“浪漫”。 欣赏文学作品,
- 始接触《圣经》。从《新约》到《旧约》、《马太福音》、《迦南诗选》,那是大约是很虔诚的,仿佛真的要去找天堂入口似的
- 我只是做了一个长长的梦而已,怎一觉醒来,容颜忽老。 明媚的清晨,阳光吻醒了我沉睡的双眼。透过玻璃窗,我看见窗外
- 川之上,国有殇。那一日,地震震动了宁静的四川,震惊了国人的心,震痛了整个中国。这样的灾难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像一场
- 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这就是宽容,你可能不曾想过,不会包容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