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作者:不详 (字数:2200字)
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感触很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着名作家奥四的代表作。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写出苏联时期斗争的艰苦和那个时代的美好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我很敬佩保尔的这一点品质,他的确是一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时,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为社会的发展做着贡献。当他被诊断出神经中枢有毛病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设法的工作,争取多为社会做事。最后,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放弃工作。但他仍然坚决的拿起笔,再次顽强地与命运做起了斗争。正如贝多芬所说:“人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应该屈服于命运,应该奋斗终生,顽强拼搏。在小说中,我最欣赏其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认为这话很对,准确地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人不应虚度年华,也不应碌碌无为。一个人总应该为社会、为大家甚至为自己做一点事,那怕是一点点,也不能虚度此生,才能算得上是在“活着”。
对于我们来说,狼烟滚滚已成为历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了解了历史,让我们铭记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所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愧为是一本好书。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12岁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苦难。后到发电厂烧火,认识了朱赫来。红军撤走后,德军进攻保尔的家乡,加上阶级斗争,人民的日子很艰难。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被追捕时,暂住保尔家,给他讲许多革命道理,对他很有影响。后来,朱赫来被捕,保尔打倒押送兵,放走朱赫来,自己却入狱。出狱后,他住在冬妮亚家冬妮亚找到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让保尔参加红军。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重伤,但最终死里逃生。出院后,不宜回前线,便做团的工作,修筑铁路等,以后他参加工业建设和边防战斗,入了党。由于他多次受伤生病,忘我工作等原因,1972年他几乎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他在忍受极大痛苦的情况下,决心帮妻子达雅进步,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另一种方式生活。保尔能成为英雄主要在于他的追求和努力的塑造。他从小就有一身正气,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反对官僚主义。他佩服朱泽培·加里波第,在朱赫来的教育下,他更加明白他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将个人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做一个能尽一切力量奉献于祖国的革命者。为了这个理想,他经受住了生活和战争的考验,的确称得上是一名坚强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事业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情况下,他的革命信念总是坚定不移的,所以他才有力战胜死亡与病痛,将毕生投入事业中。这就是保尔这个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钢铁就是在这如同烈火燃烧的斗争考验中炼成的。
从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 * ,但 * 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对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地活下去更有意义了。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想到目标,你还有多少没有完成,你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理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即使破坏了,还可以再树立一个,像保尔那样的处境,都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你为何不可呢?
保尔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说有了人应该有伟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动,行动了就要尽力,尽力了才不会有遗憾,他这种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恒心、决心与行动实在令人震惊,正是他这种精神让中老年人怀念,又鞭策了无数年轻人,为千万青年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时过境迁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事业的追求不再那么执着了,往往是力不从心,茫然无措或是一蹶不振,人们仍需要从这样的书中汲取精神。应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好书,保尔是一个永远的人生强者,一个乐观主义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远是不变的向导。
实现理想并不是件容易之事。不过,你应该明白,理想就像空中的风筝,离你再遥远,你手中的线总是牵着它,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中,你得从每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捡起一颗钉子,为别人倒水,都是实现理想,培养高尚品格的一小步——因为你的事业一定是要奉献于人的,如果能这样看待,挫折不也只是一小步么。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由小事起步,努力锻炼自我,你也会是一块钢铁,相信,你一定有抓住“风筝”的一日。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满城尽带黄金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规矩的故事。 王的规矩 王是一个讲究“
- 刚刚重温了《灌篮高手》的末个经典片段:湘北在对阵翔阳时,在下半场的一记非常经典的扣篮,他完成了,也赢得了尊敬。
-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一本书,可惜我没有看过。所以我的文章顶多盗用一下他的书名,里边的内容绝对不会叠合。用
- “嘘――”于是万籁俱静,等待那些绝妙文字的主宰。 主角叫伍不为,女子,居于多伦多,回家
- ——有感丰子恺 最早知道丰子恺,是在2005年秋天的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他的《杨柳
- 变形金刚2观后感想擎天柱的死去与复活,大黄蜂的忠诚,天火的无私,人类的信念,威震天的 * ,堕落金刚的贪婪,红蜘蛛的羡
- 由于这本书读了很长时间了,作者的简介大致都以忘却。但这本书的内容,主人公那种顽强不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顾城的奇妙短诗《远和近》不仅思维空间广阔,同时在抒情状态下无息的渗透的玄哲情思更是让人不得不称奇叫好。 其诗的
- ——读《夸父追日》有感 曾经,老师口沫横飞地叙述一个古老的神话:有个不自量力的人疯狂的
- “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存在” ——史铁生 苦难,你姗姗而来。带
- 爱,就是傲慢与偏见的整合。 一、傲慢 这个词虽然是贬义词,但它却在男主人公身上明显存在。故事中的男主人公&m
- 今天下午,我在《读者》里面看了一篇短文,名字叫做《奴隶和哲学家》。里面讲了一个精彩无比的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人生
- 浩瀚的历史,带给我们无数启迪,曾经用生命换来的殷殷告诫,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读余秋雨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让
- 读余秋雨的作品,就象是在享受一场文化盛宴,又象是在聆听一个敦厚长者的谆谆教诲,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个虔诚的信徒,怀
- 血的恐怖,毁灭的长夜,劳碌而无报偿的奔波,对他们而言,已不再是路途艰险的一场可怕灾难,而是一幕“人生
- 《养花》这篇课文,详细记叙了老舍爷爷在养花劳动中的苦与乐,充分表达了老舍爷爷对劳动的热爱。读了这篇文章,我对劳动
- “白家讲坛”栏目近日推出“易中天品三国”,从小对“三
-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下了《恰同学少年》,看完以后颇有感受: 首先是 * 的母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孔昭绶先生作
- 我觉得我必须说点什么了。 开始觉得这部小说蛮不错,尤其是星和夕的相知相遇,精灵鬼怪,充满清爽的感觉&helli
- 冰河世纪3上3D的时候,Zoe跟我说, 去看吗?我说不去,我不喜欢那个系列。Zoe半开玩笑的说:你居然也有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