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读后感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大家一直都说《沉沦》这篇文章好,怀着崇敬、好奇的心理,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可读完之后,留给我的却是几分忧伤,几分气愤,还有几分迷惘……
文章的主人公是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诗人。按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条件是很不错的,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去学习,甚至可以去留学。但谁想到,这些令大多数中国青年眼红的条件却让他一步步沉沦。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一个懦夫!作为一个男子汉,却不能说到做到,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却不能为祖国争光。明明在心里痛骂那些沉迷酒色、俗事的人,自己却同样不能抵制住她们的诱惑或者不如说是他自己的“想入非非”。羡慕别人的交际广,人缘好,而自己却不学着去做,还在背地里把人家当成是仇敌,认为别人故意这样对他,甚至把这件事归咎于祖国……最后终于跳海 * 了。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是个极不争气的人。我觉得他最不争气的一点就是把什么事都归咎于国家,一遇到挫折、困难就说:“祖国啊,你什么时候富强起来啊?你快强大起来啊……”“祖国,这是你害我的!”说真的,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富强,他的子民同样不能够抬起头来做人!可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国家的强大就是需要全体国民的努力啊――如果大家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负责,那国家怎么才能强大呢?有付出才能有获得,如果大家都来拿国家的,那国家往哪拿?这个简单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更何况一个留学生。可是既然懂得这一个道理,他就应该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啊,为什么,他还是一再沉沦……
不说他了,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学了那么久的知识,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按理说我们应该运远强大于欧美、日本等“小辈”啊,可是为什么,在那些“小辈”面前,我们还得忍气吞声?为什么对人家的经济还是望尘莫及?中华民族是个聪明的民族,脑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我们之所以不能富强,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多只懂拿国家的人啊!难道这个道理大家真的不明白?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 第一次是从电视节目中接触《水浒》,当时只是被故事中打打杀杀的情节所吸引,后来高中时,第二次读《水浒》,却痛恨宋江
- 假如我是一个刚刚沐浴完的孩子,我会枕着妈妈的手臂,看树梢的月亮散发银辉,回味那印度老头泰戈尔笑吟吟的轻唱。 可
- 黑云笼罩着中土世界的帕兰诺平原,由魔君索伦统率的20万曽人大军,将刚多王国的首都团团围住,密密匝匝,水泄不通。王
- 从某种角度看《天下无贼》,也许我们能看到的傻根更像是对金庸笔下郭靖的翻版,包括他们都是从一个相对淳朴而人烟稀少,
- 读完鲁迅先生的《药》以后,对中国旧农村里的广大农民有了一点见解。他们生活在一种似人非人的世界里,过着麻木不仁的生
- 无言的结局或许是最好的,明媚与黑暗,爱与痛,过去与未来,梦境与真实,迷茫与清晰,是应该放弃他,还是他? &md
- 成功,毫无疑问是值得欢庆与喜悦的。可是人们常常会一直沉浸在当中的荣耀而忘原本的目标。当热血孤注一掷,笃定的自信和平常心两者不平衡时,你会选择
-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
- 每次看安妮的书之后都会郁闷好久,从她文字中生长出来的黑暗与绝望总是重重的压在我的心口,令我感到一阵窒息。 小浅
- 学习了《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我对主人公“霍金”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向命运挑战》
- 犀利的思想与凝练老辣的语言融为一体,撕开其潜意识里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变态性的劣根心理,使他们在惶惶不安之中受
- “谁都不明白自己死后该做点什么——就像人们不知道自己活着该干什么一样。&rd
- 真没想到《冰河世纪3》是一部主题如此成人化的动画电影,而且它还是3D 的。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好莱坞合家欢动
- 夜,静宓,干净,不留一丝痕迹。就像你一样,总能让我在平静中感到幸福。 但你知道吗?现在,我却喜欢在这寂静的夜里
- 夜深阑静。独自托着下巴扒在栏杆上仰望着寂静的星空。感受夜的静谧与深邃。早已疲惫不堪的身躯散发着透支的气息,就像一
- “曹刿论战”的故事众人熟知,曹刿是个公元前684年长勺之战中光彩照人的角色,他的毛遂自荐
- 没想到,我会为一只蝌蚪而动容。 这是一种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蝌蚪,称为亚马逊蝌蚪。它们的一生,与其说充满了艰辛
-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
- “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斯佳丽站在红黑色的土地上,带着一颗从疲倦中苏醒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