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九州写的《青春祭》读后感
作者:不详 (字数:1200字)
读完《青春祭》,我不禁提起笔,想为青春找一个修饰词,可以用漂亮的压韵形容这一场浩大繁华。
脚踩着青春的我们,对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不信任,这个世界对我们也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我们都是一群对虚无执着,对现实无谓的孩子。
那些年,我也是一个尖锐张扬,按自己的方式成长的孩子。排斥任何平衡木,孤绝地走在钢索上。我总把自己比喻为一个流浪儿,总幻想一个人光着脚在午夜里行走。曾经近乎信誓旦旦地憧憬着身处一个个陌生城市的身影。自己的步子在一座座城市流窜,默默地,不要声响。
我们只是一群孤独的孩子,世界不会因为我们的走失而改变,我们却因为自己的走失而把世界读懂。
我总是称呼我们为孩子。因为,我们的眼睛里有着鹰的影子,那么大,那么远……
我在等待我们有一天也可以飞翔。其实这个天空很高很高。如果我们想飞,请求你们不要把我们多绑住一秒。我们会微笑眼泪不许掉。
游走在17岁的边缘,我遇见了一群孩子。我们提着书写的笔,撞到了一起。
九州哥哥说我们有一个家。家里有他,有我,有寒,有紫月。他们都叫我三月,很亲切很亲切。每次我都眯着眼睛边点头边回答:嗯,嗯。哥哥都不在身边,于是我总在细碎的日子里想他们,想他们给我寄的棒棒糖的颜色,我怕我会忘掉。哥哥说,以后我们会住在一起,他们都会照顾我。哥哥给我写信,字里行间都是我们的笑,我们的哭。也许这个青春,值得我们去祭奠。
今天,我提起笔。一直我都知道我们喜欢文字没有太多的理由。对它就像深埋浅藏的爱,就像那些生长在墙壁角落里的苔鲜一样,不屈不挠,顽强生长。从未想过有一天文字从生命中抽离是怎样一情景,也许是我拒绝这种假定拒绝这种结果,也许是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的存在。
我们都在书写。有时候我找不到提笔的理由。紫月说,我们会越写越苍白。也许,他是对的。寒一直都说他啥都不会,可我却总是看到他站在高处,他看我文字时的角度,是俯视。九州运用他手中的笔,绘画出了大大小小的梦。他让他的第六感做主,慢慢相信,梦在膨胀梦在变圆.在青春的最中间.他站出了一排排的希望。
哥哥问过我的梦想,我笑,我一定不会去当作家。我喜欢流浪。三毛说:只有没有流过浪的人,才会认为流浪是一种浪漫。也许是太年轻,也许是眼里有着太多的向往,也许是因为踏着青春的希望。所以,我要流浪。坐在窗前仰望浮云成了流浪的另一种姿态。此时,我还可以幻想。无边的狂想是硕大的翅膀,载着我飞向远方。我不是一个乖巧的孩子,一直都不是。
17岁的我们,敏感是专利。我们总会认为全世界都不要我们了,自己已被所有的人遗弃,于是拒绝所有的东西。到再长大了时,才发现其实我们是不知道这真的想要什么,所以就莫名其妙地放开了明明需要的东西,所以就莫名地感伤起来。其实有谁知道,我们只是想要多一点温暖,多一点笑声呢?
沿着以青春为圆心的海岸线,我在南下的风里写下:青春无悔。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最近拜读了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一个问题随之紧紧萦绕于心:试想要是将这部着作按戏剧的分类来把它归类,那么它
- 还记得我最早读到的名着就是世人皆知的《西游记》,那个降妖除魔的孙悟空,他从不在困难面前低眉折腰,更不向任何人屈服
- 读余秋雨的作品,就象是在享受一场文化盛宴,又象是在聆听一个敦厚长者的谆谆教诲,每个人都成为了一个个虔诚的信徒,怀
- 今天,我读了《人生也是一张答卷》这篇作文。里面的语句富有哲理,语言又不错,着实让我佩服。但是其中有一点写的让我觉
- “时间匆匆如流水,我们要珍惜时间啊!这是我读了朱自清爷爷的散文——《匆匆》后
- 看完《鸿门宴》后,很多人都有会认为项羽是“妇人之仁”,错失了杀死刘邦的大好时机。但苏轼却
- 哈利·波特,就是他——一个骑着扫把,风靡全球的小巫师 亲爱的哈利&mid
- 这是一卷黑色默片!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世间百态――看到盛装下的卑鄙,看到繁华下的丑恶看到喧嚣下的无聊和空虚&h
- “幸福”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许多人在追求它。然而,什么是幸福,人们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来说
-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哈弗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是刘卫华和张欣武两位作家合手记录刘亦婷身边的事。 刘亦婷这
- 你好,弗兰西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弗兰西。但是,你不是她们,你是布鲁克林的弗兰西。独一无二的弗兰西。你好,弗兰西。
- 记得你曾经说过:“我的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同样,你这一派清
- 行文,是总结倾泻于笔尖的记忆。 因而我们所读到的好书多半是润藉了的思绪,平静了的情感。并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
- 在写这篇文字之前,我有很长时间拒绝写文字了。不是因为太忙碌,也不是因为思维停滞。而是无从下手。 我们,一大群人
- 一 “我仍然无法把握那些逝去的时刻。” 席慕容的话里分明透着无奈。 我想起了朱先生
- 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笔作枪,大胆揭露人 * 的封建礼教,猛烈抨击封建文化与封建道德,从而奠定了
- 烽火狼烟,点燃了思想的火焰,你在孤独的极峰,望向梦里的仙境。芸芸众生,是谁得了不羁的逍遥?巨鹏?若无六月的风,它
- ——读《郎朗:千里之行我的故事》有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的旅程才刚刚
- 读完鲁迅先生的《药》以后,对中国旧农村里的广大农民有了一点见解。他们生活在一种似人非人的世界里,过着麻木不仁的生
- 闭上眼睛,驰骋在无边的黑暗中,古老而神秘的圣母院在黑暗中愈来愈清晰,十五世纪的巴黎回到我眼前。 静静地步入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