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让我陶醉
作者:江苏盐城一考生 (字数:1100字)
200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作文
题目: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大海让我陶醉
江苏盐城一考生
苍茫宇宙,万物轮回,大自然向人们展示花的妩媚,树的挺拨,山的竦峙,水的流长……而我独爱那深邃蔚蓝的大海,它带给我的是惊喜,是忧伤,是欢乐,是痛苦……
我喜爱大海的静谧。夜幕降临,我独自站立在船头,凝望着在这皓月下的大海,那么的平静,那么的安祥,朝着远处的海面望去,那种“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情感荡然于胸。张开双臂,在这静谧的世界里,“心事浩茫连广宇”,仿佛拥有了这世上的一切。海让我的心胸变得开阔,让我的性情张扬,那种博大,那种广袤,是无与伦比的,让我深深地嵌入了这个整体,时间仿佛都被静止,一切都是美妙的。
我喜爱大海的澎湃。学习鲁彦的《听潮》时,我的心中也激起了那种听潮的渴望。海水冲击岩石的巨响,那种惟妙惟肖的描写令我神往。当我也站在海边,听着那犹如千军万马的奔腾,又如各种乐器齐奏的潮音,心中的喜悦,是无与言表的。那时候的我,尽管没有拥有天地万物的感受,但我仍然喜爱,喜爱大海的这份激情,这份豪迈,让我觉得生活中,也要激起这么一份豪情,去面对万物,去面对挑战。
我喜爱大海的力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不择细流,故成其大。大海的一切来源于她的“纳”。她的广阔,她的深邃,她的无垠,她的源远流长,来自于她的禀性。从她的性情中,我找到了博爱;从她的言辞中,我找到了深远;从她的声音里,我找到了慈祥;从她的体魄里,我找到了刚毅。在她的灵魂里,我洗涤了心胸;在她的慈爱里,我学会了宽容;在她的深远里,我学会了坚强……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海是宽博的,是美丽的。在大海上,尽管我只是“天地一沙鸥”,但我仍然喜爱她,喜爱她的吞吐日月;因为我坚信,大海中我锤炼了自己,领略了大海的性情,我同样拥有“吞吐日月”的本领。
这让我怦然心动、让我陶醉的大海!
[简评] 本文围绕“提示语”,精心选择材料,语言极有张力,让人感受到小作者过人的基本功。开头用排比、对比手法突出了大海给“我”的独特感受,主体部分以“我喜爱大海的静谧、澎湃和力量”三段式的排比结构,非同一般;个中语句颇有哲理,读来嚼之味久;让我们领略了大海的博大与宽广,结尾自然点题,水到渠成。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小草受到阳光的抚摸,轻轻地,探出了脑袋;鸟儿受到阳光的抚摸,欣欣然,张开了眼。 爱就像阳光,无处不在,我受到爱的
- [作文题目] 上海市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52分) 第一题 我
- 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 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
- 时光匆匆流逝,绵延成浩瀚无垠的长河。当我——一个后来者泛舟溯流而上,那些远去的历史,就在
- “快敲呀,老班。”同学们躲在墙后面,压低着嗓子,焦急地催促。我站在门口,犹豫不决。 今天,老师在班中对同学们“怒
- 那么中考作文都有哪些规则要遵循,或者按照一个什么样的步骤写下来,就能拿到不错的成绩呢,不妨参考下下面的写作套路:
- 高考作文北京卷似乎是为了突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也为人文奥运造势,配合中央电视台关于人文北京的宣传吧,这到题对北京的
- 选择(3) 此岸?彼岸? 有两个被困在小岛上的人。 一个在被困的第二天选择游回去,另一个选择等候营救。一个
- 整个假期,我如同睡觉一般的过完了,猛的回头,似乎只剩下后悔罢。但在我拼命的回忆之余,在我微薄的记忆中似乎还有一件
-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临考写作时一定
- 安溪一考生 十七岁,一个不羁的年龄;十七岁的我,有梭有角;十七岁的我,追求真、追求善、追求实实在在的理想,追求
- 有人说:“摘果子的人站在高处,但是得到果实的人在最低处,因此,并非每一次竞争都会带来喜悦。” 是啊!生活中会发
- 题目:路上 要求:以“路上”为题目,自定主题,自选文体(除诗歌外);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人名、
- 创新是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致胜法宝。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生于创新、死于守旧”是
- 无边的暮霭勾勒不出阳光灿烂的鲜艳,倦归的鸟儿展翼向风。迷惘的我默默地踩着树影回家,暗暗梦想着我的将来。 蓦地,
- 2007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的二十
- 两兄弟 莱芜一考
-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