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审题要决:区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武汉市中考《考试说明》业已 * ,其中语文学科对写作的要求为“能依据一定要求写作600-800字的文章”,但未明确作文类型。昨日,记者就中考作文如何备考,采访了武珞路中学高级老师彭代虎,他提醒考生要注意区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由此展开针对性练习。
彭老师说,话题作文不限定作文的立意选材、表达方式和体裁的运用,且题目可自 拟,考生能最大限度地施展写作才能,所以,近年来中、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话题作文,但这决不意味着考生可放弃对其它类型作文的练习。
“在中考阅卷和平时训练中不难看出,由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都给出了阅读材料,一些学生无法区别,有的学生甚至将两者等同。一旦将话题作文当材料作文来写,思想束缚后文章就很难得高分;而把材料作文写成了话题作文,得分就更困难。”多年从事中考作文阅卷的彭老师建议,考生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区分这两类作文:提供材料的目的不同话题作文要求考生将所给的材料放大,通过阅读思索,从中找出有见地的观点,自定主题阐述真情实感;而材料作文相反,它要求考生对所给的材料进行“紧缩”,考生作文时不能信马由缰,必须在材料控制范围内写作,而且这种范围是越小越好掌握。
处理材料的方式不同
话题作文要求张扬考生个性,对所提供的材料可以不理,文章的主题、体裁自定,只要与材料相关就行了;写材料作文时,对所给的材料“非用不可”,面对这些材料,考生必须有“求同”意识,要认真分析、提炼,写作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应材料,材料作文一般应写成议论文。运用材料的结果不同话题作文中引用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材料作文引用的材料则“千篇一律”,即所给出的材料。
彭老师还指出,话题作文的题干结构好识别,它一般由材料、话题、要求三部分组成,题干多有“读材料,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考生只有找准了作文类型,了解了文体特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写作优势。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古道? 一条古道,伸向历史的深处。我想起了荆棘路上铺满白雪的沧桑。读懂古道,等于读懂一部厚厚的历史。古道是岁月
- 大自然的神秘莫测,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能领略; 人间的酸甜苦辣咸,只有经历风雨我们才能尝尽; 家庭的悲欢离合,
- 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我概括十二种常见的手法,以飨广大学生朋友。 一、自然收束水到渠成 所谓自然结束式,是指
- “阿婆,阿婆,你看这日历,怎么不对呀?”我站在日历边,故作奇怪的大声问道,嘴角有掩饰不住的笑意。紧接着,便听到阿
- 选择(2)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
- 黑板+粉笔=粉笔+黑板=爱 不论黑板+粉笔,还是粉笔+黑板,我知道,它们的结晶都是爱,爱,爱! --题记
- 寒假生活像一首歌,它美妙的音乐常让你回味;寒假生活像一首诗,诗行的内容总让你陶醉;寒假生活像一串葡萄,每一粒果实
- 【考场满分作文】 亮点点睛:腕间妙笔生花神韵荡气回肠 说墙(7) 人生路漫漫,不会一帆风顺。现代社会,亦竖
- 2007年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 【真题回放】 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
- 2007年杭州市中考作文题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
- 2007江西省新课标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屡屡失意的青年人去请教得道高僧,高僧拿了两只
- 初三了,身上的担子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沉重。期末考试过后,那成绩让我心灰意冷,使我对中考,乃至对未来失去了信心。
- 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 --题记 生命如风。好一个隽永的比喻。 人们曾无数次为生命寻一个比喻,可都
- 下课的铃声响了,刚才老师读的毕淑敏的《提醒幸福》却仍旧萦绕在我的耳际,像那温馨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像那哲人的经典
- 啡杯里冒着一圈圈的热气圈,但咖啡杯里装着的却不是咖啡,而是有着同样温度的带着微苦味道的中药! ——题记 好几
- 桌上有半杯水--这是事实。 桌上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