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真话”与“高尚”距离有多远
作者:不详 (字数:1300字)
有篇文章叫《最感人的理想》,写作者在外漂泊多年后回乡并探望年迈的启蒙老师,随手翻开老师案几上的作业本,看到一个二年级学生的作文――《我的理想》。作文是这样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称人死为“走”)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 * (人员),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 * 。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阿妈胆小,怕鬼,我也怕。但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和我就都不怕了……”
作者说自己远离贫困的家乡多年了,在外也经历了各种世相人情,自觉已是刀枪不入,很难再有什么事轻易让他感动。然而,那一天,他被这个学生的“理想”震撼了,觉得鼻子酸酸的,并说,这是世上“最感人的理想”。
但他的教师没给这个学生任何评语,只画了一个大大的红“×”,批了“这也叫理想”?“这也叫作文”?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学生看到大大的红“×”时的心情,但可以作个推想,这确实是“我的”理想啊!作文到底应该写什么呢?
是啊,作文到底应该写什么?这不仅仅是这个刚学写作文的二年级学生的困惑。《杨子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杨雄认为言语、书画都是写心的。从言语和书画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言为心声”,这是常识,问题在于怎么才算好呢?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谈到作文的评价标准时说,一看是否“真实”;二是看是否“通达”;三是看是否“恳挚”,四是看是否“高尚”。
我们再回到《我的理想》一文看,孩子想变成一只狗显然是他“目前”最真实的想法,目的也很明确:保护妈妈和自己。
是否“通达”不适宜评价二年级的孩子,因为“作文,尤其初学,要求内容必有新意,必不失误,标准难免过高”。至于“高尚”,如果套用张先生假定的道德标准看,至少这孩子“事母”的孝心是不难窥见的。
无论是用国学大师张中行的评价标准看,还是依据“言为心声”的古语,这都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但那个大大的红“×”到底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未必清楚,而我们是一目了然:不够“高尚”。
什么才算高尚?这本来就是一个极其抽象、模糊,而且有很大变数的东西。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角度想,难道为了要“高尚”就得说“漂亮的”假话吗?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说假话的习惯,那么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中国青年报》曾发表过一篇名为《言为心声,人格分裂自作文始》的文章,标题触目惊心。因为,怎么“教”作文,怎么写作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说假话的习惯是从小开始的,是在学校养成的,那么说假话会不会又成为一个“集体无意识”呢?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媒体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大众“实话实说”,许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敏锐的思想也直逼受访者的“软肋”。比如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采访世界花样滑冠军赵宏博,主持人问:“听说你当初想进国家队就是为了吃得好一点?”面对热爱他的观众,世界冠军坦然承认。我觉得这比“要为祖国争光”的豪言壮语更让人感动。因为那是他当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最人性化的声音。
作者说自己远离贫困的家乡多年了,在外也经历了各种世相人情,自觉已是刀枪不入,很难再有什么事轻易让他感动。然而,那一天,他被这个学生的“理想”震撼了,觉得鼻子酸酸的,并说,这是世上“最感人的理想”。
但他的教师没给这个学生任何评语,只画了一个大大的红“×”,批了“这也叫理想”?“这也叫作文”?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学生看到大大的红“×”时的心情,但可以作个推想,这确实是“我的”理想啊!作文到底应该写什么呢?
是啊,作文到底应该写什么?这不仅仅是这个刚学写作文的二年级学生的困惑。《杨子法言?问神》:“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杨雄认为言语、书画都是写心的。从言语和书画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言为心声”,这是常识,问题在于怎么才算好呢?张中行先生在《作文杂谈》中谈到作文的评价标准时说,一看是否“真实”;二是看是否“通达”;三是看是否“恳挚”,四是看是否“高尚”。
我们再回到《我的理想》一文看,孩子想变成一只狗显然是他“目前”最真实的想法,目的也很明确:保护妈妈和自己。
是否“通达”不适宜评价二年级的孩子,因为“作文,尤其初学,要求内容必有新意,必不失误,标准难免过高”。至于“高尚”,如果套用张先生假定的道德标准看,至少这孩子“事母”的孝心是不难窥见的。
无论是用国学大师张中行的评价标准看,还是依据“言为心声”的古语,这都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但那个大大的红“×”到底说明了什么呢?学生未必清楚,而我们是一目了然:不够“高尚”。
什么才算高尚?这本来就是一个极其抽象、模糊,而且有很大变数的东西。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角度想,难道为了要“高尚”就得说“漂亮的”假话吗?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说假话的习惯,那么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中国青年报》曾发表过一篇名为《言为心声,人格分裂自作文始》的文章,标题触目惊心。因为,怎么“教”作文,怎么写作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和形式的问题了。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说假话的习惯是从小开始的,是在学校养成的,那么说假话会不会又成为一个“集体无意识”呢?
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媒体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大众“实话实说”,许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敏锐的思想也直逼受访者的“软肋”。比如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采访世界花样滑冠军赵宏博,主持人问:“听说你当初想进国家队就是为了吃得好一点?”面对热爱他的观众,世界冠军坦然承认。我觉得这比“要为祖国争光”的豪言壮语更让人感动。因为那是他当时心里最真实的想法,也是最人性化的声音。
标签:作文中的真话”与“高尚”距离有多远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课本是我的指挥棒,我时刻得跟着它转。无边习题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题记 晚自习 各科作业多如蚁,时
- 但是今天,我再一次泪雨滂沱!那是一篇博客,作者“痕羽扬菲”在其QQ博客上辑录了地震灾区“最感人的十句遗言”。句句
- “阿婆,阿婆,你看这日历,怎么不对呀?”我站在日历边,故作奇怪的大声问道,嘴角有掩饰不住的笑意。紧接着,便听到阿
- 一、认真审清题意,确定写作重点。 中考作文虽然不在审题上“卡”学生,但为了不在审题上失误,掌握一些审题技巧是非
- 文学,在我的认知里是以语言和文字为手段描写和塑造社会生活或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只要是艺术我总感觉是一种很
- 步入校园,一阵幽香,一切都显得如此美好。我们于清朗的早晨诵读,在晨风中开始一天紧张的生活,这里记录着我们充满活力
- 【考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
- 说起墙,恐怕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在我家后院里就有堵非常厚实的墙。那可是我儿时的乐园。一年四季,都是它陪我一起度
- 缕缕阳光如希望
- 提起语文中考的作文,不少学生都会发出这样的慨叹:“考场作文,让我欢喜让我忧。”的确,考场
- 德兴市一考生 有时,我也想写一本书…… 夏夜的星空,承载着我太多的梦想。我静心冥想,希望能用青春写下一本书。
- 应该说,在考场上真正创造出高水平作文的同学是少数的。只有那些语文素养较高、综合表达能力较强、阅读量较大的同学才有
- 已经进入本场考试的最后阶段了。我在心中不断地告诉自己,可是生硬的笔尖却是无论如何用力,也不能在干净的纸页上勾划出
- 太阳想要散播温暖和光芒,只有怕冷的人将感激;风想要散播清爽和凉意,怕冷的人将诅咒。 万物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能量,
- 攀山石,越山涧,莫不敢为,怎奈年越长,幼时之勇反愈小,可悲!可气!可叹!——题记 古人
- 亲爱的,你好吗?我很想你。如果,我进入初中没有认识你,或许我现在就是一个坏孩子。如果,不是你三年陪在我身边,或许
- 铜镜中,泛起闪烁地、夺目的几缕金光。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乌江情,霸王泪。残阳铺江似血。鸿门宴,义放刘
- 上海考生 白,白得质朴,白得纯洁,白得令人不忍玷污;白得高雅,白得让人心弦颤动。 黑,黑得寂静,黑得深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