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63――爸爸的机遇
作者:中考网 (字数:1000字)
爸爸的机遇(修改稿)
考生江亚平
如今,我家已住进了三层的小洋楼,每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几年前,我们全家六口人还挤在一间小屋里。这一变化使村里的人大为羡慕。
为什么我们家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功劳得归我爸,是我爸抓住了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国家免除了农业税,而且以优惠政策扶困救贫。
一天晚上,爸爸对妈妈说:"现在上面政策很好,我想抓住这个机会搞养殖。"
"不行,不行,你没看见,这些年来,村里有那么多人想搞养殖,结果不是倒了就是垮了,我们家本来就穷,经你再一折腾,那不都喝西北风啊!"
"你怎么知道我会亏本,别拿黄历来看我,反正我已决定了。"妈妈见爸爸意志那么坚决,只好叹息说:"好吧,随你的便。"
说干就干,爸爸第二天就去贷了款,并请来了推土机。爷爷和奶奶知道了这事,吓得来劝爸爸别冒这个风险。可不管怎样,爸爸都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更有村里那些吃过亏的人也来笑爸爸傻,说爸爸是不怕吃亏。可爸爸不在乎,指挥着推土机"突突突"地推着渔塘。很快,一方三十多亩的鱼塘竣工了。
投下鱼苗后,爸爸就日夜地忙活起来,投食、割草不亦乐乎。他不仅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还买了许多有关养殖的书常常看到深夜。有几次我陪爸爸在塘边守夜,他都是披着那件已经穿了十几年的薄大衣在烛光下看书。看到这一情境,我常常想流泪,心里默默念道:"爸爸,你为了我和妹妹,为了我们这个家,真是太辛苦了。"
有一次,因为天气太热,塘中鱼苗过盛而缺氧快出现泛塘,这可急坏了爸爸,因为过去的养殖户就是由于泛塘而血本无归的。他想到了镇农技站,马上与他们联系,镇上很快就派有经验的农技师来指导,两天过后,塘里的鱼又活蹦乱跳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爸爸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还有两万元的余额。第二年,爸爸又决定扩大规模,爷爷奶奶也双手赞成。
就这样过了两年,我家终于有了不少积蓄,推翻了砖瓦房,建起了小洋楼,村里人一个个都羡慕得不得了:"哎!如果当初也搞养殖,抓住那个机会该多好啊!"
【点评】原稿有较好的基础,可以看出作者是写国家的扶贫政策没有下达前村里的养殖户家财已尽,后来有扶贫政策后,爸爸抓住了这个机遇搞养殖,很快就致富,而且一家人住进了三层小洋楼的故事。立意、选材都不错,还能隐现出作者那稚嫩的对比手法的运用。但是从行文来看,文章的衔接不够自然,叙事也有不合理的地方,另外,作者对题目也欠认真推敲,修改稿便从这些方面作了一些改动。


作者相关文章:
-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57――阳光总在风雨后
-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25―开端
-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20―你还会遗憾吗
-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71――门其实开着3
- 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系列99――任尔东西南北风
-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84―让反省之花开满心房
-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26―你还会进贾府吗
- 07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9―立春(友谊)
- 06年中考满分作文系列15―课本中的风花雪月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1.得分点概述 新课标为中学生写作能力高定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即
- 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豪迈的潇洒,"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自信的
- 中考满分作文::桑口——伤口 门前一排桑,非常茂密,枝叶修长。 我常坐在门前,望着不
- 烛光划破黑暗,照亮妈妈的脸,妈妈的手有些颤抖,神态却专注安祥。她每点亮生日蛋糕上的一根蜡烛,就深看我一眼,像是要用
- 人类在创生之初,就有贪婪的好奇,人们总是不断追寻,不断探索,遇到一座高山,就想翻过去看看山的另一面有什么,遇到一
- 我执桨, 穿越在茫茫大海中。风怒吼, 要将我的小舟打翻。浪狂啸, 要将我的航线迷离。雾迷惘, 遮住我前方
- 题目: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是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雨露的呵护,
- 奶奶家的土墙,是我童年美好回忆的定格点,它在我脑海中依旧清晰。 小时候,爸妈因为工作忙,把我寄养在奶奶家,奶奶
- 请以“我爱你,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将题目写完整,例如:我爱你,母亲;我爱你母校
- 创新是国家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致胜法宝。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生于创新、死于守旧”是
- 13.黑色的门紧闭着:一个永远期待的灵魂死在门内,一个永远找寻的灵魂死在门外。
- 【考场满分作文】 亮点点睛:一墙一世界一文一风采 说“墙”(9) 河北一考生 一
- 白,白得质朴,白得纯洁,白得令人不忍玷污;白得高雅,白得让人心弦颤动。 黑,黑得寂静,黑得深沉,黑得令人摒除杂念
- 在考试中成长 “考试”,一个用来检查某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手段,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优生以此为荣,差生为考所困
- 邻居一个读初二的学生在父亲的陪同下,拿了几篇近期的作文过来,说要我这个语文教研员“诊断一下”,以便决定是否要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