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苏州满分作文《聆听生的呼唤》
作者:不详 (字数:1200字)
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我和其他同学如平常一样,坐在教室上课。
突然,一阵剧烈的晃动,天旋地转,我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讲台上的老师大叫一声“地震了,同学们快跑!”
这是老师对生的呼唤,所有人立刻像潮水一样冲出教室。整座教学楼开始崩塌,瓦片、砖头,纷纷落下。
老师在讲台前冷静地指挥着。我在房屋倒塌之前没能逃出去,也亲眼看着老师倒在了讲台下。
玻璃碎了,天花板塌了,我奔向墙角,钻到桌下,闭了眼,不敢再看这狰狞的世界,我感觉我正在去向另一个世界。
不知过了多久,声音小了,晃动也停下来了。我迷糊地睁开眼睛。眼前,只剩下碎石间里的一线天。
周围如此沉寂,我的同学呢,我的老师呢?
“救命……”我歇斯底里的呼喊,这是我对生的呼唤,但外面如此沉寂,没有一丝动静。回答我的只是“救命”的回音。
我绝望地闭了眼,静静地等待着……——也许他们就在外面,也许他们正在靠近我的身旁。
这不是我们班“歌王”的声音吗?就算是对生的呼唤,他也还是一片歌声,我真服他了。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我们开始一唱一和起来。这是我聆听到的对生的最美的呼唤!
天暗了,我们累了,只剩下一片沉寂。
“影帝,影帝……”“哎”——我知道“歌王”在唤我,可我精疲力竭。
“千万别睡着啦!”
“嗯。”我知道此时睡着了,也许就再也睁不开眼睛了。
“我给你讲笑话吧?”
“嗯。”
原来那些能笑破肚子的笑话,现在听起来却是索然无味,更添伤悲罢了。
外面的天暗了又亮,亮了又暗。不知道过了多久。望着那一线天外的世界,我再一次绝望地闭上了眼。
梦见了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他们伸开手,“来,快过来,不怕。”我奋力地挣扎,却不能靠近他们一步。
梦见了两个龇牙咧嘴的黑白无常。他们向我招手,我却鬼使神差地跟着他们走了。走到奈何桥……
我从恶梦中惊醒,无力地靠着一堆乱石瓦砾。
“喂,有人么?里面有人么?我们是武警官兵”
---我聆听到了生的呼唤,是那么的高亢,是那么的动听!“呀,是我们的救星,是我们的部队。”
“有人,我在这里。”我用了平生最大的力气喊了起来,这是对生的呼唤。
“小姑娘,不要怕,我们马上就会救你出去。”
“嗯。”
外面传来哗哗啦啦忙忙碌碌的声音。
压在我周围的乱石瓦砾被清除。我终于看见了整片的蓝天,湛蓝湛蓝的……
是灾难让我们聆听到源自自己对生命的呼唤,来自别人对生命的关爱,请记住:生命至高,关爱无价!
――一个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心语
【满分作文点评】
①这篇作文,小作者关注时事,心系汶川,根据电视报刊的新闻报道,结合自身感受,把自己假想为一位幸存者,身临其境,进入了性命攸关的时刻,角度新颖,结构别致,描写也是具体而微,而非泛泛而写.
②“聆听生的呼唤”,即对生命的呼唤,文章紧扣题目,写有聆听老师的呼唤、自己的呼唤,同学的呼唤、武警官兵的呼唤,声声催人泪下,感人至深。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满分作文一】 我与苦难的亲密接触 在依旧如昔的阳光中,走进中学的校门,几多大志与梦想,几多理想与抱负,在风
- 上帝造物时,便将恩情的嫩芽撒播于人类的心田。于是恩情温暖人世,恰若暖阳普照大地,细雨滋润禾苗,春风轻抚桃花;于是
- 当暮色染透了苍穹,一轮孤月,徘徊在天幕。而此时的我,独自一人,徘徊在街头。城市的喧嚣在耳旁尖叫,我的内心却在平静
- 大厅里灯火辉煌,亲友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桌上放着一只大蛋糕,并附有50根蜡烛,可是,已不会被吹灭了,因
- 和你在一起,我的世界五彩缤纷。 ——题记 童年——保姆 &
-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六月十七日,五点二十五分……!”我嘟囔着
- 一、察物不精,浮光掠影,以至作文时叙述描写抽象空泛。 一位同学在《池塘雨景》中写道:“池塘的四面围着一些花草树
- [作文题目] 上海市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52分) 第一题 我
- 在考试中成长 “考试”,一个用来检查某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手段,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优生以此为荣,差生为考所困
- 最后一节自习课了,校园里静悄悄的,闪烁的星星镶在黑色的天幕上。明亮的教室里十分安静,只能听见“刷刷&
- 中考满分作文:真诚浇开友谊花 庄稼需要雨露滋润,友谊需用真诚浇灌。 --题记 相遇 和她相遇是在一个星期
- 别离是首悠扬的歌,思念是杯醇香的酒,冰心是那南飞的雁,牵挂是根古老的藤…… &md
-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仕途不顺的他前往交趾探望父亲,一路上风餐露宿。当张灯结彩
- 亮光一闪,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在夜幕上深深地划下一道;转眼之间,它已消失在天边,原来是一颗流星。夜幕重新合拢,把它
- 心灵是一个人的根,人们的观念在心灵深处徘徊而升华;心灵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心灵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
- 同桌的你,水灵的像一朵带着露水的睡莲。 课堂上,你像我的战友,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的传教,埋头做笔记,抬头回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