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吆喝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学了萧乾的《吆喝》以后,我突然觉得,听吆喝其实是一件挺享受的事。于是,放暑假的时候,我留心观察了几天,才发现原来我的家乡龙水也有许许多多的吆喝。
清晨时分,刚起床就能听到一个老头骑着自行车在外面叫卖:“平桥――黄馒头!”叫得是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听爸爸说这黄馒头是龙水最着名的特产之一,香甜可口,很受人们欢迎,附近好几个乡镇的人都经常托人从龙水带黄馒头给他们。可不知怎么的,最近那个老头卖的黄馒头分量越来越少了,大概是因为面粉涨价了吧。接着便能听到一个女子的声音:“豆浆,油条!”那是一对夫妻,手脚挺麻利,生意也还不错。
到了上午,就没什么关于食品的吆喝了,倒是收各式各样东西的人特别多。“冰箱,洗衣机,旧空调,旧电脑,麻将,捞(拿)来卖!”这是一个提着喇叭的中年男子的声音。“修天然气灶,燃气热水器!”这是一个骑摩托车的小伙子,大概二十来岁,据说手艺还不错。有时还能听到一个粗犷的男声:“有没有旧书,旧报纸,捞(拿)来卖!”但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三个人一起走街串巷地吆喝。到了中午还有一个年轻女子的吆喝声:“打豆花喽!河水豆花!”她的声音十分清脆悦耳。可惜我不喜欢吃豆花,不然一定会去买一点儿尝尝。
吃晚饭的时候,外面又会响起一个下岗女工的声音:“加拿大馒头,一块钱四个!”这种馒头是用油炸的,非常好吃,但我保证绝对不是从加拿大“进口”的。每次听到这吆喝,我都会飞奔下楼,买上四个馒头,然后吃得满嘴流油。随后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女子:“冰冻银饵,五角钱一杯!”她的声音很好听。听到她的吆喝声,仿佛这天气都不那么炎热了。还有一对夫妻,一个人推车,另一个人打包收钱:“小糍粑,又香又糯,一块钱,二十个!”这东西到处都有卖。唯一不关于食品的吆喝来自于一个总是穿着同一件背心的老头:“磨刀哟!磨剪刀、菜刀!”
那些民风淳朴的吆喝,那些趣味横生的吆喝,那些合辙压韵的吆喝,那些已经消逝的、只保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吆喝,早以不复存在了。大概只有这些从喇叭里发出来的声音,才能把这些被人们所遗忘的民间文化唤醒吧。我的眼前突兀地出现了一幅画面:年轻的农村女子,穿着朴素的碎花布裙,手上挽一个精致的竹篮,哼着古朴的民间小调,大步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四周传来此起彼伏的吆喝声。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曾经悄悄问过自己,这么一场电视剧是否值得我去熬夜,值得换回我虚度的光阴,可这一切连一个适当的借口也想不出,何况是
- “姐姐,我们来溜冰吧!” “好啊!” “不,我看
- 炎炎夏日,我望着从窗外射进来的光芒,不禁陷入了沉思……从开始放假的兴奋到现在的无聊,
- 以前,我心目中的文学是枯燥乏味的,是毫无乐趣可言的,是一个招人打瞌睡的东西……至少不
- 孤独的花忍受了漫长的冬天,在来年,绽放自己艳丽的色彩,飘散自己芬芳的香味;悲伤的雁,挥动自己受伤的羽翼,飞过荒芜
- 在人生的成长道路中,怎么不是道路坎坷,困难阻挠前进的步伐,每个人都一样。成长的烦恼数不胜数,烦恼有时会激励人们奋
- 一生中永远的记忆有多少? 一生中你的知己有多少? 一生中永恒的友情又有多少? 其实,永远的记忆并不是很难得
- 近日,学生们突然变得不安分起来了。可老师并不知道! 美术课上,小2递了一张纸条给我 &n
- 星期天上午,我们杨庄中学的晨刊小记者到莱芜战役纪念馆采风。到了莱芜战役纪念馆,老师让我们把书包放在黄色的草坪上。走进纪念馆大门,首先
- 小溪,汇成了奔腾不息的大海,它在海中欢快地唱着;小花,制造了清香扑鼻的花园,它在园中自在地笑着;人儿,创造了生气
- 每个人都有烦恼,这话说得不假。 在学校里,我快活地像个小天使,不过有时也会因为某个同学而落泪。 在家里,严厉
- 有人喜欢春天,因为春暖花开,因为气温变暖,也因为在春天,整个神州大地都会万物复苏,一派生机勃勃。 有人喜欢夏天
- 附近的停尸房里又停放了一具尸体,花圈,锣鼓,鞭炮,又响起,又出现。 我最讨厌看这些了,一看到有人死,我便想起逝
- 家是冬天的暖炉,家是春天的希望; 家是温暖的怀抱,家是最美的天堂。 回家的路上,满墙的爬山虎映入眼帘,一片葱
- 大自然的声音是悦耳的;大自然的声音是粗犷的;大自然的声音还夹杂着点点孩子气。 小时候,在放暑假的时候,爸爸带我
- 我并不喜欢文学,对文字只不过是一时的好奇加上心底喜欢的某个人深爱着文字,于是注册了帐号,随即在创网上发表了一篇五
- 我梦想着他日走出国门,走在柏林的林荫大道上,坐在威尼斯的小艇内,站在埃及的金字塔前,拥抱着风和日丽的夏威夷海滩,
- 我生活在一个小城中,这是个多山的小城,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每天晚饭后,我都会和爸爸去附近的山上。爸爸小的时候经常
- 这么好的天,不出去玩简直就是浪费!今天,妈妈带我参加“清江闯滩”去。 大巴车停在了清江
- 就要期中考啦!考试前,面对着三大“敌人”,不妨说给你听,我的三大“敌人&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