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竹林
作者:董晓婉 (字数:600字)
在“岁寒三友”中,其中梅是最受诗人喜爱的,赞赏梅的诗也是数不胜数,而我最爱的还是竹子,竹是那样的翠绿,挺拔。
我家后园有一片竹林,大大小小的竹子,常年都是绿的,每当春雨一下,土里就会钻出些小竹笋,它们已经迫不及待了,在春雨和阳光的孕育下,慢慢长大,老竹子一节一节的,笔直,笔直,从不弯曲,竹因为善于小结,才能茁壮成长步步高。
竹是一种萌动的绿意,寒风呼啸,其它的树木都枯萎了,树叶也都掉了,但唯有竹子,坚韧不拔地站在狂风暴雪中,保持它那种原本天然的绿,它经受风霜的洗礼,但还有绿在天地之间飞,这种绿不像禾苗的那么淡,那么嫩也不像夏天樟树的那么深、那么浓,它的绿恰到好处,不浓不淡,不深不浅,微风袭来,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看到这种绿,令人心旷神怡。
童年时代,竹子在我眼里总是那么美,夏夜里,坐在竹林里乘凉,闻那竹子的清香,听竹子上鸟儿的鸣叫。岁月的竹子挺拔的竹干上,季节在竹林无限的绿色上走过,慢慢地,我在竹林里留下的脚印也越多,父亲常常说做人要像竹子那样秀美、坚韧。不错,竹子确实是挺拔的,它的挺拔,可以与松树相比,它的坚韧可以与梅相比,它的秀美可以与花儿争艳,它的一切融合是美的统一。
又是一个春委,又是一片花花绿绿的大汪洋,后山的竹子还坚韧不拔的挺立着,一如既往地执着地展现自己那独特的美。
湖北省松滋市向上中学初中七年级 董晓婉
标签:竹林,童年,抒情散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没有相约,我们却在无意中相见。一慵懒的阳光照在街上,不知名的小花在花坛里散发着迷人的香味……在拐角处,我偶遇了它。它身穿
- 回到了宋代。 在江南的水乡,河边,太阳正摇摇欲坠。射出的光芒像垂危老人的手,悬在半空中,河面的水总是不停地闪动
- 寻找 寻找,不停的寻找,迎着一个个欢快的脚步,寻找一个真实美好的梦…… &mda
- 我是一个活于现实与梦幻之间的人,重复着每一天的生活,不屑于打乱它们的排列规律,重复着每天的生活,干每天要干的事情
- 当午后的阳光刺得我皮肤生疼的时候,我知道离期末考试不远了。下课了校园的莘莘学子(除俺21班)都大问号状的坐在座位
-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蒲公英,为了不引起你的注意,悄悄地攀在树叶的缝隙里,又轻轻地藏在花朵的荫蔽里。妈妈,你会看见我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经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一首《竹石》
- 折翼也可以飞翔, 就算没有完整的翅膀, 只要有一颗恒心, 此时立在胸膛。 不怕振翅翱翔, 即使会摔伤死
- 母亲,多么让天下儿女敬仰的字眼;母爱,多么像哺育我们成长的宁静港湾。 母爱是纯洁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
- 自古就有无数诗人为蚕的精神所震撼,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南北朝时的鲍令晖有诗云:“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 * 总有时。”最有名的要数
- 窗外静静的,窗是关着的,透明的介质让我看到了一些虚的实的。身边的同学在吵闹着,中考离我们已经很近了,可他们仍然是
- 又一片枫叶悄然滑落,故乡的背影愈加凄凉。在秋日黄昏,整齐的雁阵,藏起幸福的幻想,拼凑出夜。一段注定孤独的旅程,往
- 当吉普赛人拖着他们庞大的车队在世界各地游走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会把他们当成贵宾,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祖国
- &nbs
- 秋天来了,大雁叫了,晴空的太阳更红、更娇了! 谷穗熟了,蝉声消了,大地上的生活更甜、更好了! 海岸的青松,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吾曰:“天下万物皆
- 感谢你,幕后英雄——奥茨 是你为了让同伴获得新生, 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感谢你
- 结束了,一个没有结的结局。花非花,但我错过了它——傲放独香的时间,错过了本属于它的孤单芭
- 静静地深夜,群星闪烁,老师的房间,灯火依旧,透过那微弱的灯光,远远望去,依稀可见摇曳的背影。 “朝
- 人世间总有什么会让你怦然心动,就像久旱逢雨的欣喜突然降临,亦或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向你诉说着,诉说着这世界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