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印象
作者:许杨灵 (字数:1000字)
叛逆、孤僻、言随心至、卓尔不群……种种这般,都成了林黛玉的代名词。看着这个和我极其相似的女孩,心中不由得思绪万千……
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着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
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诗句一直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红楼梦》一书让我感慨万千,也让我想了很多,或许吧,事事皆无完美,而人,也如此。
在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这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无关,和观念无关,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大浪实验学校七(4)班 许杨灵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这是北方的田地,坐落于河南省沈丘县的麦田。我的家乡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乡村。远远望去,麦田层次不齐,像波浪一样。村落
- 说起我的烦恼,那可是数不甚数,但最令我痛心的是家长只知道让孩子读死书,没有课外活动。 我早就听说下棋能锻炼思维
- 背上简单的行囊——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踏上了心灵之旅……
- 我们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萧洒青年,风里来,雨里去,为着心中的那份朦胧的感觉,为着远方那个不知名的理想,好厅的心,
- 每次看书看得累了,我总要到楼下走走,站在花园里,抬头望着园中的大树,寻找属于我的那一片树叶。 啊,我又找到它了
- 清晨,我漫步于林间。林间路一条,煞是平直。道两旁,金灿灿。秋风起,黄叶舞。两行高大而笔挺的梧桐,簇拥着中间这林荫小道。已入秋,天
- 又心痛了,不知为什么总是这个样子。每次都是有理由或没理由的去猜忌,但这毕竟也说明了让我去猜忌的东西根本没有答案,
- 在我眼里,海总有着它独特的韵味儿。何为海?在你无奈地在蝉鸣中昏昏欲睡时,耳边清晰地闻到一缕不掺杂音的纯净的风,你
- 夏茗悠在《八分钟的温暖》中说,在太阳照射地球的时间只有八分钟,如果太阳此刻熄灭光芒,地球上的人要八分钟后才会知道
- 穿越五千年的历史,一排排铜制的编钟发出浑厚有力的声音。三国的烽火、唐朝的辉煌、元朝的辽阔…&hel
- 小树有一个梦,希望长成参天大树,与太阳白云做朋友。梦想被砍伐了,小树伤心地哭了。小鸟有一个梦,
- 夏还没有来得及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秋就以她 * 的秋雨揭开了新的乐章。 秋天的使者穿着薄如蝉翼的秋雾凉衫,来到了
- 生活是龙井茶,体验就是细细品味:美妙滋味,清甜可口;生活是白纸,体验就是纸上绘出画:红红绿绿的;生活是小溪,体验就是尽情玩耍:永无止境,激情
-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他用这样朴质无华的语句,一语中的地指出了书籍对人类的重要性。对于我来说,书籍
- 春啊!你终於来了,和你的冬妹妹交替了。当我们在过新年时,你的倩影已经不知不觉地出现,把你的妹妹给叫了回去,原本大
- 那是一扇门。 一扇古铜色雕花大门。 那扇门一直屹立在那里,从很久很久以前开始。在我出生的时候,在村子刚建成的
- 曾经记得,自己很喜欢读书,到了痴迷的地步。 因为书中的人物是快乐的,他们的背影乐观坚强。 曾经以为自己是痴迷
- 夜色分外的明朗,月牙儿在夜空下孤独的徘徊,流云紧紧围绕在它的四周,叙述着 * 的期许;没有一丝的风,冷冷的空气搪塞
- 自己是个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也有过那样一段回忆: 在那段回忆中的:他给了我一个美丽的回忆与童话,可是我始终没有得
- 婴幼儿时, 总觉得父亲是山, 是撑住天的大山。 我是山里的一棵小草, 理所当然地接受山的爱。 儿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