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日记8·9——故地重游之城隍庙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无边的酷热,无尽的累。可还是舍不得浪费在上海的每一天。我们顶着炎炎的烈日,来到城隍庙。
许多人来上海,都要去看一看传说中热闹了几百年的城隍庙。“不去城隍庙,等于没到过大上海。”彩椽画栋、翠瓦朱檐的城隍庙,似乎已经成为上海的一个象征,成为这座城市一个浓重彩的符号,成为联结着上海历史和未来的一道特殊风景。
在上海的三年里,我去过多少次城隍庙,自己也不记得了。每次有亲朋来上海出差或者旅游,我都会带他们来这里,看这里古色古香的建筑,流光溢彩的夜色,品尝全国各地香味四溢的小吃,浏览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亲自体验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繁华。
从复旦大学坐55路车,到外滩下车,沿着“十里洋场”一路走去,目光所及之处,都曾是当年各国租界的痕迹,那些洋人建造的房子和街道,无声地记录着一段硝烟弥漫中却又夜夜笙歌的历史,多少的繁华与落寞,多少的欢笑与眼泪,多少的悲剧与喜剧,多少的痴男与怨女……上海的外滩,总是文人墨客们喜欢大书特书的一道风景,更是现代影视剧、文学作品喜欢将主人公置身其中的一个场景。踏着每一脚踩下去都是一段历史的上海老街,伴随着那些在上海滩开始和结束的凄美的故事,慢慢走着,慢慢看着,慢慢想着,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传说中的城隍庙。
呈现在眼前的每一栋建筑,都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既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又有着江南明清园林的风格。一路走去,大大小小的珠宝店,鳞次栉比的小商店、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形形色色的茶店、酒楼、地摊、百货……在这个永远热热闹闹、熙熙攘攘的地方,在意味悠远的南翔小笼与西洋快餐肯德基汉堡的对峙中,在蒙尘发黄的历史古董与五光十色的金银首饰的较量中,人们或行色匆匆,或流连忘返,沉浸于一种特殊的世俗文化之中。
走过沉香阁、湖心亭、九曲桥……在豫园对面,是一排数十米的美食店。老字号“南翔馒头店”卖的小笼包远近闻名,常常有人排队等待享受美味。还有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走进小吃广场,从蟹粉小笼、虾肉生煎、酒酿圆子,到臭豆腐干、叫化鸡、酒糟田螺、毛蟹炒年糕……真是应“吃”不遐,让人忍不住大快朵颐。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爱是白色的,因为它纯洁、坚强。权利、金钱、威逼利诱都不能使它屈服,都阻挡不了爱的脚步。 爱是黄色的。爱走过的每
- 我一直都以为自己是没有梦想的。从很早开始就是自己一个人,带着一个假面具虚伪孤独的活着。从来都没有人把我从孤独中拉
- “啪啪啪”一阵响亮的掌声响起来。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却不能在
- “幸福就在你身边”这是天竺葵的花语。幸福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它流淌在人的血液里印在人
- 束缚一个我不愿听到的词,渐渐的我长大了,随着时间的匆匆,我也和普通中学生一样,渴望自由,向往自由,可是自由往往不
- 每当太阳落下地平线,我们也随着天色的降临而从学校飞奔到家。在此过程中,顺路的一起回家是不可避免的。 W每天都会
- 我外公是个退休工人。虽然年过花甲,满头银发,但工作劲头不减当年。不愧是名老党员。 外公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主
- 我曾经听人说过 当你不能够再拥有 你唯一可以做的 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是的,拥有了,必然会有不再拥有
- 亲情,是父母给与孩子的爱,父亲的父爱,母亲的母爱,人世间的爱用之不尽。 但是那些生活在战争中的孩子们,他们得不
- 七年了,七年的学习生活就这样过来了——初二了,我到了老师们,长辈们唱说的人生转折点,很怀
- 树以绿色着称,但它却无言,为静。在茫茫林海中,它与鸟为伴,与风共舞。与天共“语”。 但
- 自从上了中学,一年中许多节日,都没有了“色彩”,没有了乐趣。 所以,当四月一日来临的时
- 这一天是晴朗的一天,我在家里上着网,而爸爸却在一边看着电视。我打开游戏彩虹岛,就听见了脚步声,啪啪啪&helli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姐姐从小学到中学、到高中,最后背井离乡去了宁波上大学。 在姐姐离家那天,爸妈准备了不少东西
- 窗外沙沙作响的书叶,是要脱离母体,寻找另一个家么? 玻璃窗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呢?姐姐说过:“那是个
- 每一次抬头仰望黑夜,都想用视线拴住那流行般消逝的岁月;每一条沿着初衷盘旋而上的思路,都不想因为一块巨石的突然呈现
- 你们知道吗?花盆下有小孔,你们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吗? 几天前,我去买花盆,在我细心挑选花盆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
- 六年的小学生活精彩纷呈,绚丽多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忘不了多年培育我的母校,更忘不了老师对我的关怀。 记得那
- 一个教训,使我懂得了道理;一个教训,使我增长了见识;一个教训,使我收获了经验。 那是国庆佳节的时候,我和妈
- 理想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只有经历无数次的风吹雨打,经历无数次的困难与挫折,才能开放的无比灿烂! 我们敬佩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