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泥土
作者:不详 (字数:700字)
庭前本是一块空地,如今已植满了一畹一畹的花木。于是,它们的枯荣盛败共同架构了我的四季。在我踯躅于古典主义的庭园,研习着艰深的歌德的时候,这块泥土质的空地给了我人性的蕴藉,那是超乎精深哲理的通透的关怀,一如春雨初霁抖落一地凄冷的阳光,长照着这片土地的暖煦。这在于我,犹如一个守夜人初见寒星的辉芒,护定这方心灵的暖处。
我喜欢在雨后的空地中徜徉。经过洗练的泥土勃郁着更坚韧的生存气息,娟然而又明丽。这是一片暮春的大地,迟回江山的这方泥土征验着季候的迁移,流年暗转,很容易令人陡生闲愁。于是宋词中有了贺铸的一阙: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我以为这词是宋词最美。它隐隐然地褒赞了我的泥土:满城烟雨,一地空落得狼藉,而唯有泥土容纳了一切,吞吐了万物,是洒落的不凡气度。于是凭依泥尘而生的绚丽的红叶黄花间也弥漫酝酿着这种大气,于是春寒瘦不了这泥土孕发的树木的精魂,瘦不了这浩然大气中的生命,瘦不了这诗人词人广博的情思。于是他们有了愈加顿挫抑扬的勇气,去书写“镌刻山河,永不漫漶”的诗篇与华章。于是,泥土成了广厚的文化积淀,包蕴广褒深重的文化肌体,成为人类通过文化探索并解释自身的不竭泉源。我发现人类对泥土始终有一种广博的爱,他们认为自我是出自于泥土,并要复归到泥土的。于是希腊有了普罗米修斯造人的神话,中国有了女娲造人的传说,即便这只是吾辈从蜗角兔毛中的一瞥,但这一瞥委实折射出人类文化的一个棱面。
对于泥土的信仰可能是人类的首次信仰,人便和泥铸土为神,顶礼膜拜,这泥土里竞是有了太多的寄托与抚慰了;人类经过信仰的洗练之后更加坚实地屹立于这方土地之上,因而文明也有了脱于铸模的傲气。
标签:泥土,温暖,状物作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老子说过:“天下莫弱柔于水。”但我以为不然,在我心里,水是浩瀚的,是坚韧的,是勇敢的。
- 竹子的外表是很平凡的,但因为它有着这平凡的外表, 所以我要赞美它。 在乱石堆的地方,我们随处可见的就是竹子,可见它 生长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啊
- 在一个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山坡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河。附近的村民都要翻过山坡到这条小河来打水。因为这个山坡很大,所
- 风吹起花瓣如同破碎的流年,而你的笑容就在飞舞的花中摇曳,成为我命途中最美的红颜。 我的梦境中,常有一株海棠。这
- 水,就像孩子,他们成长着,但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 山,就像父母,虽然他们在一天天的老去,但在孩子的眼
-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自唐古拉山脉,黄河九曲十八弯,一泻千里,浇灌出华夏沃
- 家楼下那个小小的长方形花圃里的矮树是在今年春天之前就被人连根拔起了,只剩下泥土,黑不溜秋地草草掩盖了花圃的底部。
- 本人喜爱各种花花草草,绚丽多彩的月季,雍容华贵的牡丹,清新怡人的君子兰,七里飘香的桂花,等等。但因本人能力有限,
- 紫薇花开 今年,紫薇花开了,静静地绽放了花蕾。阳光映下斑斑驳驳像微笑。微风拂过,这两株紫薇花相互扶掖着摇摆。心
- 我是一棵小杨树,生长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每当春风吹来,我身上暖烘烘的。我的日子过得舒服极了。 有一天,我正在晒太
- 自从搬进了新居,窗外的一棵高大而又古老的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天天趴在窗前托着下巴,看着这棵熟悉而又陌生的树。
- 我的故乡,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姜之乡,从小我便生活在那种带着泥土清香的气味里,时不时听到一些耳熟能详的话:“养姜了,出姜啦……”老姜是
- 我家有几盆美丽的菊花,我特别喜欢。那半圆形的花瓣散开来,阵阵幽香令人陶醉。 我最喜欢那盆白色的菊花,它的花有碗
- 它,当初只不过是一颗牵牛花的种子罢了,随风摇摆,随雨沉沦,渺小如蚁,毫无光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 我家门前有一棵大梧桐树,梧桐树高约十米,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仿佛是一把大大的遮阳伞,给人们带来了
- 有人赞美四季常春的松柏树,有人赞美坚忍不拔的竹笋,有人赞美顽强不屈的木棉树。但是,我要赞美的,是高大挺拔的柳树。
- 我家门前的这棵榕树很平凡。硕大的干,茂密的枝叶,与别的树毫无区别。儿时因长年住在外婆家,我几乎是天天路过这棵长在干休所大门口
- 童年,就像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而童年就像大海中的一块五彩缤纷的贝壳,又像雨中的一把小花伞,草丛中的一朵小花.每当
- 我以仰式的姿态看屏幕上的狼走来。 以高楼的白影作背景,体态健硕的他齿间似乎还有猎物的肉屑,猩红色的血迹,给人一
-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校园内的那一棵大朴树依然潇洒苍劲的挺立在操场上。 现在,远远地望着这一棵大扑树,就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