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鹰,在蔚蓝的天空中翱翔,长鸣。
村中一个小女孩儿正专注着草丛中一只将要破壳的蛋,伴随着女孩儿欢快的叫声,小“鸡”小乙,不!小鹰出生了……
小乙是一只鸟,鹰的后代,但这个连它自己也不知道。它只知道主人叫它小乙,它是只鸡。
小乙出生时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小娟,一个梳着长长麻花辫的普通女孩儿。小娟不知道小乙是只鹰,只把它当成一只小鸡。可刚孵出来的小乙并不比小鸡好看,但小娟还是非常喜欢它,时常把它搂在怀里。
小乙被当做一只鸡饲养着,它每天都和小鸡们生活在一起。小乙整天蹲在鸡窝里,听着母鸡报蛋和公鸡打鸣,或听大人们谈话。一天听到大人说:“小娟,你捡来的这个怪物太能吃了,既不能下蛋,也不会打鸣,把它杀了吧……”听到这儿,小乙心里一惊,便不敢接着往下听了。然而小娟的哭闹声还是传到了它耳中,小乙知道小娟疼爱自己,于是也就不担心了。
事后再也没听大人们提起,小乙心想一定是小娟保住了自己,心中充满了感激。小乙渐渐地发现自己与鸡一点也不一样:黑棕色的羽毛,尖尖的爪子,长而带钩子的嘴;鸡很怕淋雨,而它则喜欢在雨中展开它那长长的翅膀.
也许自己真是个怪物,院子中的鸡看见了它总是绕着走。小乙偶尔在院中舒展一下翅膀,可它却不知道如何飞,寂寞之余,它便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它趁大人不在家,便用嘴拉着小娟的裙角向门口走去。小娟抱着小乙飞快地从路边跑过,仿佛生怕别人看到她的这个怪物似的。小乙瞪大眼睛看着路边孩子们对它指指点点,人群中突然闪出一个比小娟高一头多的大男孩儿。他指着小娟说:“你抱的是什么东西,给我看看。”小娟边摇头,边往后退,“这是我家的鸡。”“鸡?哪有这样的鸡,分明是只鹰嘛!快拿来。”大男孩儿冲着小娟吼道。小娟半信半疑地没吱声。
小乙盯着那个大男孩儿,眼中充满了仇恨――竟敢对小娟这样说话。小乙心中也半信半疑:自己不是一只鸡吗,什么时候又成一只鹰了?还没等小乙想完,小娟已推开那男孩儿,撒腿往家跑了。小娟坐在门槛上,一边往地上撒米,一边似乎迷惑又似乎醒悟地自言自语着:“鹰会飞,但小乙不会;鹰不会吃米,但小乙会……”
小乙从此则更加坚信自己是只鸡,不会是那个什么鹰。鸡们并不喜欢小乙,因为它长得跟自己不一样,但小乙却很喜欢鸡,因为自己也是“鸡”。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望着镜子前那真实而有日益衰老的脸,我感到了生命的无助。镜子,真实地反映了我那脆弱的一面,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发现
- 我愿变成一个画家,那样,我就可以为我的青春描绘。但,我始终不知道,那缤纷的色彩代表什么? 我愿变成一个作曲家,
- 呯哩啪啦,呯哩啪啦、、、、、、过年了,在这大年里,欢呼声、鞕炮声混成一片。人们个个喜笑颜开。 妈妈喊着;“包饺
- 荷兰猪是拼了命也要往外逃的。 前几天,妹妹买了两只荷兰猪。一只雪白,一只浅褐色,都有着胖滚滚的身体,短短的爪子
- 记忆中,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外公的背影下度过的。 八个月大的时候,我就被送到外公家。于是早早地就习惯没有妈妈在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结一方果。我的家乡得天独厚,历来出产桃梨。至于其他水果,就并不常见了。好在现在交通
-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而又贫穷落后的。我的家在离市区几百里远的山沟里。上高中之前,我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怀抱。老实说
- 娜娜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她拥有了人们想拥有的一切东西:亲情,友情,美貌,智慧和家里的富裕生活。然而,一件事
- 周末,我放下手中的笔,解决了繁多的作业之后,顿感如释重负。抬头看了看窗外,才发现,已经好久没有去感受大自然了。
- 生活时一道长彩绚丽而又耀眼的彩虹,生活是那布满光彩夺目的星星的天空,生活是那铃铃清翠的蓝色多瑙河
- “呜呜呜——”正当一阵比一阵剧烈的疼痛袭向我的心时。 &ldq
- 当有一天,我长大了。我会依在窗边,回头看我成长的时候,回首又见它---我那亲爱的校园,闪耀的年华,还有我童年未做
- 生活在好几百年前的诗人,他们的词章中不倦不悔的诉说着对感情的执着、坚定。令我陶醉其中,令我因为他们的故事而感到阅
- 我是个乖孩子吗。也许是的,可是我妈妈说,你别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啊,学习上要注意着点,不要沉溺在过去的成功里。我知道
- 晚上,爸爸说“明天我们去爬山,你去不去?”我听了,连蹦带跳的说“我去,我去,
- 雨,给避雨的人一个陌生的偶遇,让心与心之间敞出一条通道。 从小,我就与雨有着不解之缘。其最深刻的是六岁的时候,
- 岁月带着春日中的绿盈,秋风里的落叶,悄然无声地从我眼前一闪即逝,只不过那么一眨眼的功夫,我便已经在通材度过了两年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蚕是多么伟大啊!出于好奇的我,向科学老师要来了几颗小
- 老师走到她的身旁,她的心咚咚直跳。老师叫出了她的名字,她猛的站了起来。老师惊了,最后定了定神,对她说:&ldqu
- 花儿的家是辽阔的大地;鸟儿的家是广袤的天空;鱼儿的家是蔚蓝的大海;那么我们的家是什么呢?在哪里呢? ――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