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的年代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这是个虚伪的时代,不需要任何修饰。
——题记或是自白
改变
教室里的电灯被篮球小子们砸得很人性化,只要发下来的作业超过了七本或者墙上的挂钟又跳向了6点半,就会吱呀吱呀地一闪一闪,像垂死病人的心电图。可是却不会有人抱怨。尖子班的学生不到7点是不会舍得把视线从书本上移开的,努力――从来都是尖子班的生存法则。
无奈的是,我曾经学着去努力,却无法努力――我只是个在别人眼里彻头彻尾的我疯丫头罢了。我也曾经跟小R说过,我是比较愿意去普通班的,但是她说这不可能。
也是,交了两万四去普通班,谁也不会甘心。
有时候人的改变不过是因为两万四,这或许挺可笑的――但却是真的。
思考
如果除去温柔与恋家这两项的话,我其实有着典型的巨蟹座性格。比如说,想象力丰富。比如说,怀旧。上星期跟老爸侃起我们家族谱时,老爸口若悬河,从我们家爷爷的爷爷,讲到了我们家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终于在一小时零3分48秒,我打完了第21个呵欠后,老爸终于SAY了一句比较在有建设性的话:“其实我们家祖宗有个叫李元吉的,好像是那个李世民的四弟。”我顿时谁意全无,两眼发光,盛唐贞观的繁华画面顿时在我眼前跳来跳去,诱发偶发了N个白日梦。于是在我第十一次两眼无神盯着白纸发呆时,小R便毫无同情心地在我头上敲了一起爆栗:“兔兔啊!又在做你的公主江南梦了吧!瞧你那小样!”呜呜……我无辜啊!
季节
在这个忧郁的近乎泛滥的时代,夏天永远是最好的季节,它很适合诗人们为他写着一首又一首长磋短叹,调不成调的悲歌。一会儿是“夏天的阳光太过刺眼,我紧紧闭着眼睛,但泪水终究是落下了”;一会儿是“夏天的光晕伴着城市的节奏凌乱着旋转,直到我什么也看不见”――写得真好呀!真好。
但是我喜欢的季节,是春天――不会太过伤感的春天。
在这个南方小城里,寂寞是永远的。而四季的分别实在不是很大。永远是绿油油的叶子,夺目的阳光,至于落叶,四季都是有的。小学的作文里的春天则永远是“百花争艳,万物复苏”,冬天则有“刺骨的寒风,无情的大雪”―可是,这里的花永远是夏天的最盛,那是紫荆花,至于冬天,别说雪,连点“寒风”的滋味都没有。
但是我还是偏爱春天,因为在这个时候可以收到一些压岁钱来充实一下钱包,去买笔笔新出的CD。而且气候温和,不至于让我听MP3时心情太糟。还有就是――似乎帅G在春天特别多,至少可以让我养养眼。
春风行处正少年。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生活在生命的磁场里高速运动着。走过无数个季节的轮回,年轻的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四季在自然的舞台上演奏着自己的生命
- 今天是3月初九,是赵小兰母亲的生日,她走进学校附近的花店,出来时手里多了一束百合。小兰担心坐公共汽车人多会把花挤
-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
- 你为什么还在拍照。为什么还在取角度。为什么还在拍特写。为什么还拍个不停。妈妈就快醒来了,妈妈就快醒来了&rdqu
- 在我浸润这一季最澄澈的花香之前,我们学校里唯一生息着紫藤萝和栀子花的那四分之一的花园已经在全校师生都未目及这一切
- 青春,多么美好的字眼,可是青春中还有苦涩的滋味。 酸 最近成绩又下滑了,哎,心里不是滋味啊!不知该说什么,想
- 巨大的黑幕从天边慢慢拉开,夜,来了。上了初三后,作业排山倒海般的涌来,让我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时间,童年的快乐也恍如
- 回忆总似黑白相片,模糊得看不清楚你的脸。总相檫 * 脸颊旁的泪水,别让晶莹的泪珠沾湿你美丽的衣裳,但我很渺小,我伸
-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天空完了无云。几只小鸟在枝头“唧唧喳喳”着好像在说:&ldquo
- 秋风萧瑟,转起片片落叶。叶儿从枝头飘落,随着风,打着转儿,跌到地面。真像她的人生!她平躺在雪白的病床上,望着窗外
- “幸福”,记得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字眼的时候,是在小学的一篇课文里,那个时候我还很小,对于幸
- 城市像小学生的作业本,被人胡乱地涂来改去,融合了奇妙的杂乱无章与锦绣繁华。常常骑着单车,享受微风过耳的轻快,享受
- 雪花无声纷纷飘落,飘在妈妈长长的羊绒大衣上,飘在妈妈玫红的围巾上,在这银色的世界里,妈妈是一道风景,一道匆匆为儿
-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开始与身边的人开始讲一个很久很久的自己经历的故事。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在等待着什么,看书总是看
- 生命并非没价值的白纸,因为红教我以热情,黄教我以忠义,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蜻蜓千古的回声,洞察世事百
- 围着热气腾腾的火炉,一大家子“呼哧呼哧”的品尝着美味的麻辣火锅,有说有笑,一派和谐的景象
- 那一份童真,让人怀念! 那一份青春,让人快乐! 裙角在飞扬,那是青春。发梢在飞扬,那是青春。青春在飞扬,直入
- 两人渐行渐远,象直线向两边无限延长,位置不明…… 1、 位置:前与后。 &ld
- 今天下了体育课回到班级,一进班就听见鹤向我大叫,“你的信!”我惊讶的接过她手中的信,那信
- 每天都反反复复地穿梭于教学楼与宿舍楼之间,一次又一次,日益地重复着。这两幢大楼之间有一条空旷的柏油路,小路旁被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