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呼唤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关于诗歌,也许以前的我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它的真谛,它的美妙,但愿从今天重新开始,把这三百首诗歌铭刻在心间,对得起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亦不负亲人养育之恩。
从古到今,无数人向往诗意的栖居,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为了摆脱生活的苦闷和压抑,也有许多志者贤能匠心独具地创造一种诗意的境地,平添生活的和谐美好与轻松,构成精神世界里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王蓝波老师所编《朗诵短诗三百首》正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的诞生为“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添砖加瓦,这面与时俱进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精神文化的领域,涤荡着心灵,激励着思想。
在诗歌的启蒙下,对中华文化一直有着很深的情结,以至多年来追求不息。当然漫漫征途也有懈怠的时候,苦涩的日子,就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拿到了王老师交给我的稿子,摊开一读,眼前豁然一亮,仿佛找到了生命的源泉,在结为并蒂的诗歌和朗诵的天地里,那些沉睡千年的古诗词也幻发出了新鲜和美妙,很快地我就沉浸在其中。
我和朗诵结缘的时间并不长,热爱朗诵是因为诗的牵系,有人说诗到语言为止,其实不然,朗诵是真的把语言升华到最高境界里的,它赋予了诗歌活力,赋予了语言以动感并定格成一种鲜活的艺术,极快地打入你的心扉,开启我们的慧根。一点一滴的感性积累,最终转化为理性的智慧丰富人生,并相伴着生活的美妙,诗歌文化的魅力往往就在于此。
在这部诗集里,缺少真知灼见的我深切感到了自己与诗文的距离,曾经很熟悉的唐诗宋词,中外诗歌经典已是几分朦胧和模糊,我惊诧自己的转变,同时深感惭愧,传统文化的命脉让苟活于世间的我淡忘了,爱诗写诗与诗歌的生死交缠,在今天忽的成了一片空白,感谢这本书一下子就击中我的致命缺陷,每天的庸庸碌碌中,忽略真的、善的、美的生活,实为阴差阳错,还是专心努力学习,早些结束了我这种浮浅的爱。
心灵的大美来自有韵律的声音,美丽的语言是赢得朋友和同事接纳的最佳护照,在交往日益重要的今天,学好朗诵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事业的开拓也会更一帆风顺,感谢王老师把他四十余年播音教学的经验与心血,不遗余力地传送给新一代,愿诗歌和朗诵的并蒂花朵,永不凋谢。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六月的北方,总少不了雨水的光顾,北方的雨不同于江南的雨,它不如江南的雨细腻,温柔,更多的是冰,是凉,是随性,是张扬…… 喜欢孤孤单单一
- 鸟儿飞了,有它飞走时拍打翅膀的声音。树叶落了,有它飘落在地上时与地接面的声音。可是,又有谁能告诉我他曾听过花开时
- 窗外飘落的枫叶。是思念的诠释。是命运的迷惘。我们一直迷茫。从来。没有真正清醒。因为清醒,让我们伤得很痛。 你说
- 秋风萧瑟,泛黄的秋叶洒下一地金黄。路灯黯淡,倒映出的背景是那么孤独。深秋的金黄是让人欢喜让人愁啊。对于那些忧伤的
- 夏花,灿烂、绚丽、夺目。 而夏天,却是最酷热难当的季节。好象太阳,刚刚做完了运动。 在盛夏,漫山遍野,大大小
- 我是一株小草,从大地贫脊的母亲身上吸取乳汁,慢慢地走过童年、走出梦想,憧景着希望。有一天我放下以劳动寻找生命真谛
- 一 2006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按日子来算,已是深秋。可惜身处这个北纬23。5度的小城中,阳
- 夜,一天的终点。 六月的夜无疑是12季中最美的,六月的夜不是黑色的丝绸而是深蓝的海洋。深深的,那是一道无法
- 废墟中。 我是睁着眼睛的,还是闭着眼睛的? 我不知道。因为不管是睁着还是闭着,都是一个样:黑暗。 刚在发生
- 咖啡凉了,红茶冷了,我该走了; 冰淇淋化了,云蒸发了,鸟飞走了; 天黑了,灯亮了,妈妈回来了; 巧克力发霉
- 窗外暖风习习 窗里闲人轻叹 又是一年暑假时 不知目标在何方 静静的 遥望远方 山是那样翠云还在飘
- 虹断空。 似红颜霓裳飘落血泊,纤细指尖,断钗凤,剪下血色一点红。 游园惊梦。 如倾城容颜悬挂枯梁,飘絮发梢
- 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只记得我的名字 当我慢慢长大之后,我发现我并不是清晰的存在于世 当我第一次坐在课堂
-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到黄
- 倘若自此地高空俯首,你别妄想看到一星半点的景色,想看烟尘腾腾的景象却又绝不会令你失望。漫天黄沙遮天蔽日,一轮昏黄
- 望,是一种错。 旺,是一种错。 忘,是一种错…… ——
- 北国的秋季,总使人联想到那满地的落叶和凄切的秋风。那是一个容易遗忘的季节。秋季的天空是灰色的,即使有几片云也被蒙
- 叶子的离去是树的没有挽留还是风的追求? ――题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风开始这么放肆地侵入叶子
- 当你仰望朝苍穹,看着天空繁星闪烁,是否发出强烈的震撼和由衷的感慨?我很高兴,经过2天的野外拓展训练,我的身体受到
- 黑色的帷幕笼罩住了整个无垠的夜空,没有一丝星光透过它射入坐在窗边的我的眼睛。一叶障目的我周围静静的,悄然无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