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诗词
作者:不详 (字数:800字)
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篇佳作。天地虽大,万物虽多,而唯书是知。然则此何得,吾自曰:“勿死读书,读死书。”唯有品读乃获知之良道,故曰,品读乃金也。
――题记
一、品唐诗
吾自认虽唐诗格式过分规范复杂,但丝毫不缺乏感 * 彩,又饱含悠扬。浪漫。忧伤。温婉典雅之息。因而十分爱品读唐诗。
每当提到“离别”的字眼,诗中总少不了雨。柳。月。桃花这些东西。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又如郑谷的“扬子江有扬柳青,扬花愁东渡江人”。在诗人们看来它们是一种氛围,刻画离愁别绪放能显其至伤。看来,诗人们寄情于景,借物喻情之功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而唐诗中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这点,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千年后的我们留下了如此宝贵的财富,向他们学习,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品宋词
此带继唐诗之后的一大文学巨作,它或如泣如诉,或气吞山河,或哀伤幽怨——
我一直以为宋词最能体现出作者的性格以及志向。曾经一度地被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所感动。别辛弃疾的“孤郁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所震撼。他们都是一个爱国志士,希望能在战场上拼命勇猛地杀敌,却多少次遭到了阻拦,愿望无法实现。最后选择了用文字呐喊,安静地爆发。他们的呐喊声至今依然清晰地徘徊在我们耳边。我不敢恳求大家跟他们一样,但至少的,一份责任心和一个远大的志向又怎能缺少呢?我们每个人都应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烙进心里,并时时刻刻敲醒警钟,提醒自己。
三、品元曲
繁文如三千东流水,我唯用品读来了解!我们能受启于品读,能感动于品读,更能充实于品读。此岂不如金乎!
标签:品读,感动,抒情散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我的心灵,如平湖,静影沉璧悄触泛涟漪。我的心灵,又如怒江,翻天覆地携手浪逐浪。晨初柔阳,银盘满月。心扉,飞扬。
- 小四创造了没有脚的鸟,也开始了一种悲哀。 ――题记 或许真的有没有脚的鸟,它只知道飞翔,飞翔,直到生命的尽头
- 风吹乱我的发。带走好多叶的魂。 叶飘……飘……以很唯美
- 一曲旋律漫延,无数冰山凌乱,风休住,云淡。一切生命在此终绝,只有一股爱在漫延,无止境。 风里 呼啸的寒风充叱
- 我们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泪水中安静离去,这中间的过程叫生活,是幸福。生活的大路是平平坦坦的吗?生活的航
- 有一种情感叫爱情,它的真谛是刻骨铭心。 有一种情感叫友情,它的真谛是患难与共。 有一种情感叫亲情,它的真谛是
- 春天是一个令人遐想的季节,它不像夏天炎热逼人,而是气温适宜;不像秋天草木都枯黄了,而是勃勃生机,一片绿意;也不像
- 高攀算不上绝顶聪明,但肯求上进,永于攀登。 高攀是个乖孩子,读小学时,父母告诉他,定要努力学习,在校听老师的话
- 历经中考洗礼后的校园还弥漫着未散的硝烟,校长背着手在一座教学楼前踱步,摄影师摆弄着陈旧的相机,面前那一排寂寞的木
- 夏雨虽没有春雨的柔弱, 夏雨虽没有秋雨的凄凉, 夏雨虽没有冬雨的肃疏, 但夏雨有她自己的狂野美! &md
- “咚咚咚咚……”震耳欲聋的鼓声,不绝于耳。贾雨村刚刚由漂亮的
- 忘弃了, 你是天使, 忽略了, 你是怅惘。 柔柔的、淡淡的一声离别 在呼唤中欢散 暖暖的、红红的一个
- 他成功了,在出国后,他用自己的艺术才能赢得了世界听众的尊重。在维也纳,在巴黎,提起他,那真是我人不知无人不晓。
- 水,她清净无暇,透明见底;水,她活泼好动,明快欢乐。水,她就像一位智者,无畏向前,却又不失灵巧。 你看,水看似
- 遥望天际,天好蓝啊,好美啊,闭上了眼睛似乎又感受到了秋的气息。我爱秋日的天空,即便他并没有如此的让人陶醉。 也
- 提起中国想必你我并不陌生,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惊动全世界的记录,它被人们称之为“腾飞的巨龙
- 世界因色彩而生机昂然。 ——题记 白色 白色,是飘雪的象征,或是纯洁的代表。不需要
- 生活像一只候鸟 是南来北往的迁徙 春天的来,秋天的去 丢下一片羽毛留给高山和流水 留下一串歌名送给森林和
- 早春,不是花团锦簇的季节。 那应该是一棵银杏,在那门小院里。稀疏的枝叶,安安静静——一
- 天空闪烁着耀眼光芒,眼前的一切似乎是一片空虚。没有塌实的感觉。 也许我是个孤独的孩子,有着双重性格。不喜欢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