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紧的灵魂
作者:不详 (字数:900字)
走在街边,我们总可见到这样的情景:音像店中,那功放的音响中传出的始终是那节奏感极强的英文歌,人们也如过江之鲫般涌向英文歌专卖区,而那零落的、稀疏的民乐CD盒上却满布着灰尘。
每每看到这种情景,我心里便涌出一股酸楚:“汉语真的走向衰落了吗?”大开的国门给我们带来了繁荣的经济,而那外来的语言也似潮水般涌入了年轻人的大脑,淹没了大街小巷。于是少了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多的是一份沉重的哀思……
在我印象中,汉语是多么的美丽啊!“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用她那独特的婀娜带着江南的清香,伴着燕语呢喃飘入人们梦中,使那梦境亦真亦幻,氤氲的水汽打湿人们的易感动的心,何其妙哉!又或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的清新与明媚如同春日的黄莺穿柳,白鹭登天,将轻灵投向那一如水洗的碧空,也如同独上高楼的青涩江南女子,将一眼隐隐的凄怨化为一汪美丽的池水,滋润、迷醉了五千年的华夏古国!这是多么的令人心向往之。
汉语也是神奇的。某位作家曾写过一篇名为《施氏食狮史》的文言短文。内容浅显,但据说通篇文字只有一个读者“shi”(当然,音调不同),这实在令人惊叹。也许,世界上也只有汉语能做到呢?
可是,我们拥有着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却为何要弃之不顾,而去追寻其他民族的语言呢?每个国家的人都会说:“我们的语言是世上最美妙的语言!”惟独那些不可理喻的崇洋者疯狂地攻击着自己的母语,着实令人费解。
德国有这样的规定: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必须使用德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学习英语,本是为了方便与外国友人沟通,而我们甚至连面对同胞时也讲英文,这是为哪般呢?百年前,中国被武力奴役,不想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却被语言奴役……
翻开线装书本,淡淡的檀香味飘进鼻子――这才是灵魂的味道啊!飘逸的李白,哀怨的易安,豪放的东坡,他们费尽心血构建起了中华民族的灵魂,然而这灵魂就要在我们这一代手中飘散了吗?不!决不能!请让我们一起张开双手,拥紧我们的灵魂吧!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我扒在桌子上,透过玻璃窗,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行人,神情漠然——他们神情漠然,扮演着各自的
- (1) 春意荡漾,碧绿的草铺满了园子,鲜嫩得仿佛一捏就能挤出汁来,阳光透过草叶,草叶便散出淡绿的莹光。天高云淡
- 梅 我是冬天的精灵,滋润美艳的雪花喜爱抚摸我娇嫩的面庞,晶莹剔透的冰花更爱嗅我那缕缕的幽香。 当我在冰天雪地
- 就好像突然想开了似的,想了一夜,抑或是想了一天,至少自己是睡够了的。 好像什么都懂了似的,看淡了似的,明白
- 不知不觉,春飘然而至,在渐渐 * 的山丘上燃起了如火的春色,灼穿了冬日的沉沉寒意。轻柔的风夹着湿润的芳香,轻轻拂过
- 叔叔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释怀地笑。 叔叔有一个女儿,大我十五岁左右。据说,上学时狠争气,考进了全国的某个二流大
- 氤氲着木兰的气息,充满了爱的味道。只有一海之隔,但却觉的你忽远忽近。伴着阵阵浪花激起的声音,好像听见“放手去追吧!”迷茫——分离编织
- 这世间,美好的东西实在数过来了,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太多,让尽可能多的东西为自己所拥有。 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样短暂,
- 一直想找一种方式 来宣泄一种心情…… 当我们不
- 噼里啪啦, 噼里啪啦, 鞭炮炸响了, 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响亮的鞭炮声, 火红的鞭炮纸, 寄托
- 那些礼物,那些人 已经习惯了,在黑夜里,独自静静沉思。翘首过去,自己和朋友之间,有过太多的承诺,太多的伤感。然
- 做在椅子上,看着如期而至的月光,我感到熟悉,也感到陌生,这使我想起了以前的往事,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我的
- (一) 所谓对手,其实并不一定就是相见互厌或者水火不容,就算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是无尽的厌恶,可生死关头的时候,他
- 常常听到父亲感叹:“青春真好!”青春?真好?青春到底有什么好?我把这一连串的不解都虚心向
- 秋虽然没有春的欣欣向荣,没有夏的清新可爱,没有冬的飘飘飞雪, 但是它却有成熟的美,音韵的美,金色的美。 秋是
- (一) 一如既往地打开电子信箱,我又看见了那页淡绿色的信笺。短短的一首诗又让我想起了她——灵儿。 灵儿是我在
- “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一去不复返。今天,它
- 人生如蝶,梦里人生;记忆中的蝶,翩然舞起,如此多娇…… —&mdash
- 高温37℃,湿透的背心,一个洒脱飘逸的身影。 水汽,汗水,大口喘气,健步上篮。 篮球! 享受高温下轻盈的步
- 不知几时,天空已不在蔚蓝。几篇玩耍的白云也被两三只鸟衔着远走他乡,连昔日好动的太阳也被硬生生的拉下谷底。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