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符号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身旁老北京洋车黑漆漆的车身、亮晶晶的瓦圈,闪着光;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码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老太爷微笑点头;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忘不了老舍先生品北京饮食——“良乡的肥大的栗子,过了砂糖在锅里‘唰唰’地炒着,连锅下的茶烟都是香的”,“高粱红的河蟹,用竹篓装着,沿街高声叫卖;而会享受的人们,会在酒楼里,用小小的木锤,轻轻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脚”——只有老北京才会有如此诱人的风味;也只有老舍先生,才能领略得如此动情传神!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自己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又理想的北京,一个现实而又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新时代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当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 春,
-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依托百年名校南京师大附中,从2003年创办至今,已进入了第五个年头。从第一年的19个班,不到
- 又逢一年中秋,久居他乡的游子,是否要回家呢? 白露横江的异乡秋夜里怕也是桂花飘香,美酒醇厚了吧?一道浅浅的海峡
- 我喜欢海,不仅是他的浩瀚无垠,一望无际,更多的是他多变的美: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澜壮阔,时而温柔恬美,时而威武咆
- 7月的天气,好热。挽在后脑勺的那一束马尾,像一个随身的蒸笼,不断地给我的额头补上汗珠。今天,在理发师的妙手下,马
- 不经意间有人问起:“你是兰州人吧,听口音不是兰州人?”我淡淡一笑:“我不是兰
- 当第一颗流星划破星空,我才终于明白,想要忘记一个人有多么的困难。爱所带来的,只是短暂的快乐,而最后剩下的,只是眼
- 冷如雪那淡蓝的天空,那漆黑的夜空。他们将情感赋予了我,我将忧伤和着空气飘荡。我怎能永久的沉默,我要将心中的情感带
- 在飘雪的冬季,我喜欢睁开眼睛,就享受白雪带给我的记忆。 我从不认为雪有什么不好,因为我深爱着雪,一如我深深地爱
- 当他将沉重的利刃举到颈边,当他消失在滚滚东去的浪花声中,当鲜血染红了半边的云彩,英雄哀喊,乌骓悲鸣。他要完成的千
- 我是一朵白云,在晴空万里的天空快乐的游玩。金灿灿的阳光幸福地洒向大地,还不时有矫健的雄鹰披着阳光在白云中穿梭;森
- 清风徐来,河水荡漾,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如同纯情少女清澈的笑容。我想问你,这条河上有没有桥? 一切都是平静的,白
- 这是一个从小顽劣的孩子,幼小他就十分调皮,从不对学习提起他高傲的兴趣,而且他还到处闯祸。他劣性难易,镇上的人都认
-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如钻石般耀眼;落日的幸福,留下最后的美丽;我的幸福,
- 月,其实不圆,只是我们的心很圆。 月,其实不缺,只是我们的心已缺。 不要因为心情不好而去抱怨月儿太圆,因为月
- 母爱是什么 我问:母爱是什么? 花朵告诉我:母爱是延续生命的蜜蜂; 白云告诉我:母爱是广阔无垠的蓝天;
- 传说小天使的光环遗落在人间~有些国王听说了这件事情到处寻找天使的光环,因为天使的光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身,如果是
- 漆黑的夜空中镶着几点繁星,依稀出现的月光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异常和谐和明亮。 当月光照到这个小村庄时,我爬上了村
- 春天来了,真好!万物都从睡梦中苏醒过来,迎接它们的将是一个辉煌的春天。周围的一切都变了样,只因为春天来了! 春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泻千里的忧伤。 —未来在我们眼里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