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追求
作者:不详 (字数:700字)
光明一直被人们喻为美好的,理想的,成功的境界。于是黑暗便一直被喻为光明的相反义――可恶的,罪恶的,失败的境界。黑暗从此就被人忽略了,人人都是那么的憎恨它。而光明却一直受人拥戴,被人追求,被人向往。
——题记
黑暗是光明的影子,只要要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黑暗的存在。它们本来就是互相依存,像双胞胎一样。但是,在人们象征性得看待事物时,便产生了这样的分歧。
但是人们有没有真正了解过黑暗呢?代表光明的白天每天过后,黑暗便给了人们宁静的夜晚让白天劳累的人们得以休息。有了黑暗的天空,才能衬托出满天的繁星和明月,那是多么的美丽啊。有了它们,科学家才会被它们吸引,才会开拓出航天的道路,探索这个美妙的太空。在夜晚,人们可以放美丽的烟花,可以开灯饰展览,可以观赏天空。这些都是黑暗的功劳啊,如果没有了它,人们会得到这么多的乐趣吗?
从代表的含义上来看,黑暗总是可恶的,罪恶的,失败的。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人不经历过黑暗的考验,会得到光明吗?如果人生总是一帆风顺,没经历过磨练,会成材吗?黑暗就是一个反面的教材,它给你严厉的教训,让你承受着教训,产生更大的动力向前前进。它就相当于我们严厉的父亲,给我们的教训只是为了我们好。而人们总是不体谅它,总怀着不好的态度对待它,所有坏的事情都推在黑暗的身上。
当我们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一直认为不好的黑暗也会要很好的一面。也证明了每样事物都会有好处和坏处,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坏处便主观地认为它是坏的,也不能只看到它的好便认为它真的好。我们必须看清楚它,认真分析它,才能得出结论。
标签:黑暗,态度,读书笔记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金秋走了,那冬青还会远吗?哦,不,不远了。她正乘着风儿风尘仆仆的赶来呢! 青冬的太阳,早早地爬,将它那青冬色的
- 白天与黑夜,地球永远的两面。世界在明媚和阴暗两面切换,就如同内心渴望与现实生活冲突着共存。 人的内心,是一个澎
- 古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有谁看过“三只鸟”的故事呢?这三
- 走进初三―― 我是一只蜗牛,我的身体会被肩负的房子压垮,我的思绪会因困惑停留,我的视线会被书本上的白纸黑字模糊
- 也许有人觉得世界很失败,因为他已放弃了世界给他的一个命运回转的机会。也许有人觉的世界像天堂,因为他不被困难所打倒
- 或许失败的泪水流过数遍,但还是没迎来成功的喜悦;或许跟别人一同遨游于知识海洋中,却捕捉不到一条小鱼。 人生有无
- 从人生下来那一天起,便是人生的第一页,自己新生的第一滴眼泪谱下了人生的目录;在人生的最后一页,别人的泪为你写下了
- 那一幕,我永远把它封印在心底,它点亮我心灵的灯,鼓舞我在竞争中前行。 面对一次次困难,我选择了退缩,虽然老师常
-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不一定为真,但当你触到它,从你手心一直传导到心里的感觉往往不会骗你。 幸福也是需要用手去感
- 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对自己的孩子倍加呵护,让自己的子女吃好的,穿好的,让他们渐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
- 想采颉一浪波涛,编织你飞动的裙角。 想收集一捧星光,点缀你迷人的发梢。 想挽留一抹斜阳,定格你醉人的微笑。
- 有一个圆,被切去了好大一块的三角楔,想自己恢复完整,没有任何残缺,因此四处寻找失去的部分。 因为它残缺不全,只
- 初三了,我曾经第一次为了学习上的事哭泣! 初三了,我曾经为了自己的文章不被赏识而郁闷了好几天! 初三了,我双
- 曾几何时,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进城,兴起了一股“城市热”。 曾经肥沃的土地开始荒芜,人们宁
- “海或许是很美的,浩瀚无边,深蓝辽远的海水,夕阳下金色的沙滩静寂无人声。海鸥迎着风儿贴水飞。&rdq
- 我问他们:惬意是什么? 作家说:“当你完成了自己的创作得到别人的鉴赏,这就是惬意。”
- 也许人的一生都会遇上许许多多对自己产生极大影响的人,有的是父母,有的是老师,有的是朋友。而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并不是
- 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
- 携着陶潜的旧梦,带着靖和的憧憬,我寻找着那片世外桃源。那里应该是远离了市井的尘嚣,脱掉了世间的饿浮华;没有了功利
- 尊重,一个普遍的词。有谁不想得到应有的尊重呢?可得到尊重,最重要的当然是你先尊重别人。可,得到尊重难吗? 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