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共处
作者:不详 (字数:700字)
人类发展的速度可谓是风驰电掣了,10年前的家乡还是一片荒芜,而今天已被建成了工厂。楼房,鳞次栉比,数不胜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明却一再被削弱,因为它与物质文明是相对的,自然环境的主人们-动物退避三舍离开它们的栖息地,离开那个曾经让他们赖以生存的家……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笔下的燕子“争春”的景观惟妙惟肖,然而今天,虽是高楼大厦,热闹非凡,但人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如诗如画的景观了,人们的观念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从开始的戏鸟,赏鸟到现在的捕鸟,猎鸟,鸟儿们没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自然被逼无奈“迁居”了。即使是“迁居”,也难逃厄运,拖着疲惫的身躯毫无目的的迁徙,还必须提防人们的“暗箭”。才飞到一半,人们一弹弓。则一命呜呼了,是否这会更好些呢?或许这是解脱的最好方法-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至少可以让自己“瞑目”了。
与此同时,是否我们人类应该反省自己呢?有人会说:这完全是物质的高度文明所带来的恶果。我们难道要放弃物质文明吗?或者抛弃动物,抛弃自然?也许我们根本不用去面临这个痛苦的抉择。我们为什么不能让物质和精神文明兼备呢?人们曾从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极端走到了厌恶动物的极端,现在,我们也能倒退回去。我们需要物质文明,但我们更不愿割舍精神文明,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让动物在高楼大厦上安家,给动物在喧嚣的城市里找个家!
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家!
标签:和谐,家,读书笔记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抬头,视线以45°角射出,透过玻璃窗,偶尔能看见鸟雀直冲上蓝天。这个秋天,依然有一抹夏天的味道,但时不时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夜,寂静。
- 一、鸢尾花 凡看了这个名字,没有谁不会暇思。 我是今天才知道鸢尾花的。知道她是源于一篇散文和安妮宝贝的简介。
- 如果一年可以用265天表示,一天能用24小时拉传达,那么谁能告诉我,一瞬间有多长?是流星划过天际的那一刻,还是眼
- 轻轻抚摸自己黯淡的眼睛。发现自己不能承受这痛苦的折磨。放开一个。原来也是一种好。一种自己无法言语复杂的感觉。在心
-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 一曲动情的歌将我带入了沉思。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是谁给
- 雨过天晴。 轻轻地推开古香古色的大门,一缕阳光顿时刺破了黑暗,我静静的呼吸着雨后新鲜的空气。 我独自穿过斑驳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笑着面对人生。海伦凯勒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楷模,我希望
- 愁思,似乎连绵不断的流水,流不尽;愁思,似乎密密麻麻的针线,理不清。 一个不幸的小女孩,支撑她坚强活在这个世界
- “如果必须要选择,你愿意做痛苦的人还是快乐的猪?”我问爸爸。爸爸一时回答不上来。&ldq
- 总喜欢抬起头悠闲地看着蓝天,然后举起手,指着天,微笑。这样很快乐,白云在飘荡,鸟儿在惬意的飞翔,那景象,好美&h
- 读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打开书就打开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我曾经读过一个故事,有一只猫想吃一只小老鼠。可是,
- 时光总是匆匆,走过童年,跨过小学,一下子就来到14岁这个多梦的年龄。 在脑中,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前
- 我逆流而上,化作一粒尘土随风飘扬徘徊在时间隧道前面,纵身一跃,我来到了远古…… 最
- 投眼而来的翠绿,附耳而至的清风。初夏,俯首低吟间便以悄然到来,飘浮的夏云下,阳光也带着几分醉意。 每天畅游在色
- 人生的美丽不仅仅知局限于豪华的宫殿,五彩缤纷的衣服,只要我们善于从身边发现美,那么,无论是落叶也好,残月也罢,都
- 快乐是什么? 记得童年的我住在一个静谧而又温馨的大院子里。每当黄昏照在院子里的那棵枫叶树上时,院子里的小朋友都
- 很奇怪的,我喜欢听雨。 当天空阴下来的时候,心里就会涌起莫名的激动。一切都很安静,这时感觉快要让人窒息。慢慢蓄
-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书写“乡愁”,自古以来都是众
- 时间久了,等待了多少个亿年;花开了落了,该走的该留的;夕阳西下,树的驳影丰盈起来;长大了,童心是否还在?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