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黑帽子——读《翻过那座山》有感
作者:不详 (字数:1200字)
这不是一顶普通的黑帽子。这是每天早晨,老人都会用手紧紧地抓住它,朝不远处的孩子使劲地挥舞着。一段看似平凡、却另人琢磨不透的不了了情……
在老人生病、去世之前,他们(老人和那个孩子)还保持那种很“奇怪”的仪式。老人早早就在桥边等候,尽管天气多么恶劣。等到小孩子终于来了,也就是很平凡的几句
——“早上好。”
——“早上好。”
——“再见。”
——“再见。”
然后各自离开了。就这样完了?这里面到底隐藏了什么故事?
那天,老人在桥头上,忽然看见几个孩子正扭成一团。四个高些围着一个矮些的男孩打着。一边打,一边嚷嚷着:
没有爹,没有娘,打他比打谁都强。
打起他来没人劝,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
那孩子拼命的挣脱着,四个孩子中一个把那孩子拖住,另三个胡乱地打着。老人细一看,被打的孩子正是他在桥下看到的那个。
老人愤怒了。
他一跺脚说:“我看你们谁再敢动他一下!我就是他的爷爷!”
那四个孩子吃惊地一齐朝老人看去,又彼此看了一下,“哄”地一声跑散了。
老人对孩子问寒问暖,最后还提出要送孩子上学,孩子高兴地点点头,两人紧紧拥抱了好一会。
还不大懂事的孩子,他还不知道一个善良的人不仅需要别人的爱,更需要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才会真正体会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价值。
从此以后,每天清晨人们都能看到这一老一少、一高一矮的两个人互相扶着从桥上走过。阳光,把他们镀上金色的轮廓,把他们的身影从桥的这一头拉到桥的另一头。
孩子的脸上开始有了光彩,孩子的嘴角开始有了笑容,送给了老人无限的安慰,可是老人身体渐渐地不行了,他终于爬不上那个桥了。
后来,他只是每天早早地站在桥头上,等着那个孩子。
等孩子来了,他们彼此说一声:“早上好!”然后道一声“再见”,孩子便要上桥了。
老人每次都是摘下头上的黑帽子,晃动着一直把孩子送到看不见为止。
渐渐地两个人觉得谁也离不开谁了,这声“早上好,再见”使他们心里得到了无限的满足。这里面有友爱,有信任,有寄托,有祝愿,有人世间最纯洁、最美丽的感情。他们谁也不能离开这声问候,就像空气,就像阳光。
谁都会说,情对于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会让你幸福。但一旦失去它,你便会痛苦欲绝,这也很正常。老人和这个孩子,虽非亲非故,但却真的想亲人一样,彼此观爱着,也不矢为一种美。老人走了,但那顶黑帽子还在挥动着,挥动着,我心里无限激动,现在,我才感到做人的尊严、做人的神圣、做人的意义、做人的价值。
作者:杨司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母亲像小船载我们平安前行,母亲像大海包容一切,母亲像月亮在黑暗中为我们指出光明的路。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妈妈只
- 一个94岁的老学者,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应该会有可借鉴和学习之处吧,我毫不犹豫地买了此书。 其中有一篇文章题目
-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大家对这首歌不陌
-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一千零一夜》,这本书又叫《天方夜谭》,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有些
- 众所周知,中国四大名着是《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今天我就来谈谈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
- 在没有事干的情况下,我翻开了一本书,其中的一个故事吸引了我,篇名触动了我的心灵,叫《教育的威力》。 故事讲的是
- 父母、教师常常教育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通过读中国作者张立涛写的《热带雨林大追捕》,我才更彻底懂得这句话
- 我从小就喜欢读故事,喜欢从故事中了解大千世界中的众生百相,也喜欢从故事中体味现实生活。因此,《故事会》这本刊物就
- 有一则短文叫《同学的差别》篇幅不长,现摘录如下: 阿诺德和布鲁诺是大学同学,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
- 寒假期间借了一本戴望舒的书,读过一遍,虽然知道诗作的好,却羞于自己才疏学浅,谈不出深层次的品析之言,只好先搜集了
- 当我第一次拿到《冰山在融化》这本书的时候,看到那些企鹅的插图,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外两部反映企鹅的电影:一部是
- 虽然读了4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书,但是稍感不足,感到没有身临其境,把自己读入书中。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看这部电
-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这句俗语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滴水穿石的典故更是广为人知。 滴水的力
-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也是五四文化革命时期的优秀作品。那是个激情似火的年代,重读《阿Q正传》好象
- 崇州市元通小学四年级二班吴诗语 最近,我读了《震撼的童话》这本书,书中讲述了许多成都少年学子的英雄故事。他们的
- 这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日本着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豆豆在上小学时的
- 什么是爱国?众志成城血战台儿庄是爱国,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是爱国,放牛郎王二小舍身诱敌是爱国,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
- 温岭市新河镇中学初二12班冯佳茜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
- 邱少云叔叔,大家都非常熟悉。他在夺“391”高地时,烈火烧到他身上已严重威胁着他的生命,
- 宽容 ——读《“作弊”事件》有感 江阴市虹桥小学五(2)班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