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后感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一位老教师说“学生”就是“学会生活的人”,这种解释虽然不是严格的定义,但它揭示了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教完试验修订本第二册课文《读〈伊索寓言〉》,我深深地领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是作者在解放前写的一篇读书随笔。通过伊索寓言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各种卑劣行径的比较,文章说明现代人远比古代寓言所说的狡猾者狡猾得多,卑劣得多,因此我们的头脑也要复杂点,这才不致碰壁上当。
这个主题思想,在过去的教科书里是难得见到的,但这种思想并不是错误的。作者给我们谈了生活中的一个朴实而又实用的道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我们的教科书,都不愿把它明明白白地指出来。我们教科书的编纂者总是怕把学生给教坏了,结果学生有的相信书上说的,结果到了社会成了弱者,常常碰壁,常常上当,他们不得不重新来学习一些早就应当在学校里学习的社会知识,这路也走得太弯了点。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为什么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还不能马上适应社会呢?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我们只给他们对的,不让他们看到错的,我们只他们正确的,不让他们了解错误的,我们只给他们理论知识,不让他们深入实际生活,我们总是把一些简单的东西用简单的方式来输入到学生的头脑,结果他们自然就头脑简单了。教育是为了推动社会发展,为什么又把自己同社会划一条“三八线”?
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学生,生活是复杂的,我们不能说这个人是好人就一切都好,这个人是坏人,就一切都坏。人是一个复杂的动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同时存在于每个人身上,这个人之所以是好人,只是他好的一面占了主导地位,反之亦然。进而我讲了对现实社会复杂性的看法,让学生明确不能只看到阴暗的一面,因为我们的社会毕竟是在不断发展的,这个发展是前进而不是倒退。看人看事,我们都要动脑筋,不能过于简单了。把生活本来的样子告诉学生,他们才有可能正确地理解生活。我们一面告诉学生片面性的东西,一面要学生产生正确的思想认识,这是自相矛盾的。
新教材把《读〈伊索寓言〉》这样的文章引入教材,是思想上的一大进步,对教师教学与学生认知生活都有好处,在这样的课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很容易落实,不在是一句空话了。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这
- 北城小学五四班刘锦蓉指导老师:叶红梅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又云:&ld
- 寒假期间读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觉得受益匪浅。该书是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
- 今天,我读了一篇了《兴趣语文》上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雪狼之王》。 我读了这个故事以后深受感动,故事的大体内
- 读<简爱>有感 在文学史上,有许多的经典名著将要永垂不朽,但能够像《简爱》这样深深地进入人们的灵魂
-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 “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烛光中,若隐若现的是
- 今天,我们去馨百大地影城观看电影《守护者联盟》。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食虫人的坏蛋想要在各地的孩子们心中引发恐惧,从而接管世界,唯一能
- 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 风雨里成长的孩子 长大后,才受得住挫折的考验 才理解生活真谛 在没有溺爱的环境中
- 我读了《登山》这篇课文后,受到很大的教益。 这篇课文记叙了俄国革命前的一个早晨,革命导师列宁为了上山看日出,和
-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著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还详细地介绍了简爱的作者一些背景故事。 《简爱
- 读《守时》有感 ——成长的感悟 广州市第89中学初一(3)班荔幸娟 鲁迅曾说过,浪
- 奇人、奇事、奇书 ——读《千古奇人徐霞客》有感 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六(1)班&nbs
- 接触《简爱》,可能要追溯到大学课程了,学习《外国文学史》需要每一位中文系学子读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在众多的外国文学
- 2008年8月8日,北京无眠,中国无眠。焰火璀璨的鸟巢、意境幽远的古文化展示、大气磅礴的炫美表演使得中国人悬了七
- 海盐县海塘小学五(3)杨鑫雅 我走到哪里,就会听到“这女孩子,太娇弱,经不起挫折…&
- 《万水千山》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些点点滴滴的故事。这本书是为了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而写的,
- 没有一块兵不被阳光融化,没有人拒绝微笑。这话一点都没有错。今日看了《没有人拒绝微笑》后,我更加肯定了这句话。
- 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多,可以说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值得我们广大
- 欣赏:激励孩子求知上进的源泉 读《赏识你的孩子》有感柯文丽 《赏识你的孩子》给了我很好的启示,使我深深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