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作者:不详 (字数:1100字)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书中许多文章都给了我一些启示,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教学合一》这一篇。陶行知先生在这篇文章里阐述了:“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这句话提醒我们应该怎样来做一个老师。“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他说的教学生学的意思就是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把学生看成一只鸭子,把知识当作粮食,只知道把鸭子为饱,而应该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经验知识,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这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个理论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对于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个别对待”。就拿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运动能力、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等等加以熟知,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目标,都能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从而避免学生因为经常不能获得成功而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心理。
最后,陶先生用“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句话给了我们一个忠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一个有着广博知识的老师,可以让教材上的内容变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个故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师,他的课堂会日渐单调、陈旧,这样的教师又如何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帮助呢?
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值得我们把时间都投入进去的学问,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习之路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前些天我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中国资本运营问题报告》这本书,颇有感受。 这本书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为背景
- 人们称赞它是“一部世界昆虫的史诗、一个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
-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评价体系的滞后开始逐渐凸显。读了《论小学英语口语评价的现状与对策》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英语口语
- 读《名人和英雄》的故事的时候,让我对中国人民坚强不坚的精神而感动。 在读《名人和英雄》的故事的时候,让我想了很
- 真实地展现自我 ——读《塔顶上的猫》有感 董浜中心小学六(4)班潘心钰 夜色朦胧,
- 我所注视的是一个宽大的荧屏,它里面蕴藏的一个都市正在我眼前悄然发展着。我观看着眼前的这个都府,看着它沉寂了二万五
- 性定菜根香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高桥镇小学瞿神尧 读《于丹〈论语〉心得
- 认真、执着让他不断超越自我 ——读贲友林的《此岸与彼岸》有感 觅小周蕊 2008年
- 北城小学五四班何嘉莹 指导老师:叶红梅 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孔子也有&l
- 海盐实验中学李雅玲 最近我仔细拜读了陶行之的《现代教育文选》,越读,我越觉得先生教育理念之先进;越读,越觉得先
- 今天早上,我收看了中央6台播出的《鸡毛信》。被主人公海娃的勇敢深深的感动了。 一天早上,海娃住的村庄被鬼子扫荡
- 真爱无痕,真水无香 ——读《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 在自己所带的六(7)班,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社会的发展、变革引起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这些变化又势必影响到教育的改革。教育要革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 今天,我无意中翻开了《宽容永远是一片晴天》这本书,读完了之后,我受到了很多感触。 书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 当我看到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毕淑敏的文章“谁是你的重要他人”这个标
- 沂河实验学校 单夫菊 黔之驴,庞然大物也,然,不胜怒,踢之,而黔驴技穷,终被老虎食之。 读罢,我一方面为老虎
- 四(二)班杨雨欣 今天,我读了《陈毅探母》这篇文章,被陈毅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 文章主要介绍了1962年陈毅
- 最近一 个星期我读《做最好的老师》 陶行知曾提出“爱满天下”,因此他才能为学
- 读了林汉达爷爷的作品——《上下五千年》,我深有感触。从书中我认识到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