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岁月如歌》有感
作者:不详 (字数:2300字)
于漪是著名的教育家、语文特级教师。近日,我读了她的著作《岁月如歌》,得益非浅。于漪在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儿时求学的艰辛与欢乐,表达了对自己老师的怀念与崇敬,讲述了从刚上讲台的紧张与困难,到怎样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宰,书中也不乏倾诉一名特级教师的甘苦,当校长管理学校的感悟,以及担任人大代表多年殚尽竭虑为振兴教育和提高教师地位待遇陈言献策的心声。翻阅这本著作,我们能感受到于漪一生从教,不管是担任任课教师,还是担任班主任,始终对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她叙述的一个个亲历的故事,一件件感人的事例,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于漪老师一贯提倡教书育人,并且身体力行,书中有她从教50年的经验与体会的总结,有她对学校培养学生、教师成长的真知灼见。可以说《岁月如歌》写了于老师执教生涯的悲欢和酸甜,写了于老师的成败与得失。也教了我们老师怎么立志立德,教了我们老师怎样为人师表,教了年轻人如何忠诚敬业,从中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大师不懈学习、深入思考、勇于实践、诲人不倦,“一片爱心在玉壶”的风采。于老师把平凡的执教生涯演绎成崇高的事业信念,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程中,用心精雕细琢每个细节,用自己的心血去教育下一代。她的敬业爱业精神,她的孜孜以求、从不倦怠工作的激情,深深的激励了我。书中一篇篇细腻而生动的文字,一个个难忘而感人的故事,让我读了感受颇多。
“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我阅读了《岁月如歌》最拨动我心弦的一句话,这句话最好的说明了于漪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强烈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于漪老师认为“教师的责任大于天”,“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所以教师的追求应该永无止境。于漪老师一切为了民族,为了一切的学生。于漪老师对国家、对民族的爱,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于漪老师的敬佩。“让课堂生活产生持久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对生活有执著的追求,在课堂中倾注自己的爱。”我也曾不懈追求,期望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舞台,展露才能,交流思想,产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然而,由于惰性,总是缺少了一份持续的热情,总是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放弃追求。面对压力,于漪老师通过坚持自我教育来支撑,她说:“我用两根支柱支撑自我教育,一是勤于学习,二是勇于实践,二者的聚焦点是反思。”而我在教学中缺少深刻的反思,缺少于老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崇高境界。轻轻合上书本,体会于老师的心路历程,她在艰苦环境中坚信奋斗才能生存的坚定信念;她为疾病所累,仍执著于身体力行;她视每一个学生为己出,和他们的心弦对准音调;她面对压力时从容,面对荣誉时谦逊……点点滴滴、汇聚往事悠悠,交织岁月如歌,扣人心弦。她的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忠于教育事业的理想的力量令人折服,让人不由对她肃然起敬。她那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永葆青春的热情值得我们学习终身。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在工作中要象于漪老师那样有一种恪守敬业的精神状态,有永远乐业的思想境界。我认为,敬业首先要对工作充满热情,这是敬业前提。英国语言学家罗宾斯曾说“成功与其说是取决于人的才能,不如说取决于人的热情”。唯有热情,方可激发您的潜能,驱使你兢兢业业地去完成工作任务。如果你不能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你将可能沦为平庸之辈。当审视于漪老师成功的表面时,不要忘了她背后的努力、拼搏和高于常人百倍的辛苦和汗水。从语文教学的外行到内行并无捷径可寻。于漪老师虽非科班出身,但正是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她不畏艰险,努力攀登,以有限的业余时间,遨游在人类知识长河中。其涉猎面之广,简直是令人吃惊;她像海绵吸水,像磁石吸铁,如饥似渴地探索和开发知识的宝藏,日积月累,终于开辟出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其次,敬业要追求完美,这是敬业的关键。追求完美,就是要做好每一件点滴之事,即所谓细节决定与成败。虽然语文教材于漪老师教了很多遍,一些经典课文早已滚瓜烂熟,可是每次上课前她总是要把课仔仔细细重新备一遍,捉摸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考虑着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她曾说“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正是她的不满足,她的“可以做得更好”,她的“追求永无止境”,才使她的学术生命永葆青春。
今天我们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教师?“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做教师但不想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不学做教师,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时代在发展,面对社会种种诱惑和压力,有个别教师因为工资低、学生难教、压力大等种种原因不做老师了,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更应该坚守自己的岗位。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我要向于漪老师学习,“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我还要拓展视野广泛学,丰厚自己的底蕴,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向周围的老师们学习。同时作为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于漪老师认为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作为教师要用细心、用爱心、用责任心,慎读、读好学生这本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浦师附小沈震峰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最近一直都在看《又见一帘幽梦》,很多集都让我热泪盈眶。也许有人会笑话我,有人会说我傻,说它不值得看。但是我还是一
- 残冬犹存,却已觉春浮动,学校的香樟树林,幽情撩人。 曾几何时,很久以前,有一个文学的生命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漫长
- 亚米契斯是大家都很熟悉着名的意大利作家,《爱的教育》就是他的着作之一。这本书是用日记的手法写的儿童小说。借用一个
- 浏正街小学段志敏 目前,老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各个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作为老师,也应该
- 读了《悲惨世界》,掩书沉思,这本书把世界中人性的种种改变尽收眼底,让我不禁感叹人性的微妙。 当出狱后的冉阿让背
- 六(3)班袁碧伊 《未来》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美术老师让学生画一幅命题创作:未来。随后他又给学生讲了他以前一个
- 《霍元甲》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霍元甲从小习武,长大后,他打败了手持各种兵器的人,但由于他打伤了一个人的兄弟,那个人就
- 《沙漏》封面的背景是黑板,一个长发的女生,一个短发的女生,相对而视。黑板上用粉笔写着两个白色的大字:沙漏。它在阳
- 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人想进来,这便是“围城”。这是《围城》中关于人生的论述,《围
- 今天,我读了这本书,深深被打动了。那种种关爱,哪种是我们不需要的呢? 关爱,这位温暖女神,带给人们温暖;关爱,
- 越北镇欣欣小学四年二班麻佰玉指导教师张桂芳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 “教师”是幸福的职业,这是我在工作中所感悟到的。 新世纪,新教育需要有新型的教师,同样
- 红军战士克服了种种困难,来到了抗日最前线――这虽是一部电影,却给我们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1937年的冬天,我们
- 青岛宜阳路小学王磊 古人云: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道出了学习的真谛。认真拜读了《探究教学论》,发现此
- 雨伞,在现在这个时代里随处可见。可是在以前,伞可是很珍贵的,特别是在《伞的故事》里。 《伞的故事》这篇文章主要
- 左突破,右过人,起跳,投篮,啪——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停电了。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
- 看完《骆驼祥子》的第一感就是:不过瘾,实在太短!但是意味深长,使人回味无穷。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城
- 翻开《安徒生童话》,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所深深吸引。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丑小鸭》一文。 丑小鸭原是一个不知来历、
- 奉化市居敬小学603班王斯捷 读完《老人与海》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 书中写了一个年老的渔夫出海捕鱼,捕
- 五年级三班刘彦麟 《田忌赛马》是一篇十分有意义的文章,文中主要讲述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轮田忌输了,是因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