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作者:不详 (字数:700字)
我非常佩服古代的那些为科举考试而读书人,我佩服他们能够有那么有恒心。他们把四书五经读了上百遍上千遍,但是他们度不会感到厌烦,他们认为想要为国家做贡献,做这点努力是必须付出的,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许有许多人读书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有人会认为他们很贪财,会鄙视他们。其实这并不可耻,因为他们能够吃国家的粮食,拿国家的银子,都是他们那么用功的读书,所换来的报酬。在宋濂的这篇赠序中就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艰辛的求学历程。
读过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想就是我太幸运了。
从时间上,我庆幸我没有生在封建社会,而是生在了二十世纪,不必被当时的制度所压着,我喜欢我现在的自由。
从家庭条件和生活上,我非常地同情他。他小时候因为家贫以至于买不起书,他只好把从别人家借来的书抄一遍再还给人家。即使是在冬天,墨汁都结成了冰,手指都很难弯曲,他依旧会依照约定的时间抄完后送还给人家。他怕没有名师指导,经常跑几百里路去请教问题。冬天在深山巨谷中行走,皮肤都龟裂了也浑然不知。他总是穿得破破烂烂,但他从来都不羡慕那些身穿绫罗绸缎的人。
看看我们现在的条件,你如果想看书,父母就会给你买;你如果有问题不会,父母就会给你请家教;你的衣服破了旧了,就会给你买新的衣服。我们的任何条件都不比他差,但是学习却没有他那种用功刻苦的精神。
作为90后的我们,的确要好好的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条件太好了,让我们只懂得享受,却不懂得利用。我们总是在叫苦叫累,可是仔细的想一下,中国古代时的人为什么能受得了,而我们去受不了呢?缺少一种想要刻苦学习的信念而已。现在的我们很幸运,我们要懂得身在福中要知福。
淄川二中中学初三
标签:东阳马,信念,读后感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这是一篇短文,介绍了一位著名的摄影师,引用了一句他的名言,阐述了一条恒用的法则,触动了一下我的心弦。然后余音缭绕
- 感受崇高直面人生 ——读《名人传》有感 初二(8)班李婧妍 那天,寒雨纷飞,天昏地
-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的是一位旧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有一个理想:拥有自己的洋车。于
- 《南征北战》相信大家都看过了,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1948年的时候战争故事。 电影一开始主要介绍了解放区里的老百
- 五(1)班徐媛 今天,我在家看《宝莲灯》这本书,看完后,深有感触。《宝莲灯》讲述了一个叫沉香的孩子,为了救出被
- 常熟莫城中心小学幼儿园吴怡琳 在礼炮满天,牛气冲天的新年里,感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又大了一岁,总感觉是不是读的书
- 以新课程为指向,当今的学科教学的整合,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学科教学整合化
- 最近,《姑苏晚报》连续报道了“沧浪之水为何变差”这一事件,我对此事非常关心。苏州的河流如
- 今天,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名叫《感动一生》。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我’在一个腊月的清晨去上
- 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在生活中实践中发展,以服务生活为目的,这是新课标的宗旨和特点,课堂教学生活化适应了这一特点且
- 最近读了《高中生心理健康案例》,受到不少启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
- 北城小学五四班刘锦蓉指导老师:叶红梅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又云:&ld
-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相信你也读过。我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想:假如卖火柴的小
- 《童年》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阿廖沙在3岁到10岁这一时期的故事。“我”随母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 读《论语》泰伯篇,深为曾子感动."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 如果你一直过着富有的生活,有马车,有仆人,在学校里,大家也围着你转。生活得像个公主。突然有一天你唯一的亲人死了,
- 读《邯郸学步》有感在一次偶然的阅读机会,我读了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章《邯郸学步》。 这个故事里面讲了一个燕国青年
- 如果把人的一生比作一场考试,那么,怀化学院在读大学生洪战辉的人生考卷属于好难好难的那一种。而他的人生答卷呢,却是
- 春节前,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喀伦泡之王老暴》。这本书主要讲了:喀伦泡——新墨西哥北部的一
- 真爱无痕,真水无香 ——读《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经典案例评析》 在自己所带的六(7)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