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乃佳作乎?
作者:俞旻久 来源:福州日报 2013-02-21 18:39:06(字数:900字) 推荐作品
普天下之人皆对万物怀有独特的看法及见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教育恰恰是引导学生去感受及体会这些见解和看法。应当承认以考试的方式来测试学生的见解及理解感悟能力,是目前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方式,考试方式目前虽不可改变,但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却可以改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巧为善教者也。”所谓“标准”答案即对普天下之物,以“标准”的看法及见解,局限之,束缚之。对事物的看法岂有标准答案?当所有学生面对一道阅读题时,都千篇一律写道:“作者为了阐述……”“通过这些加点的词句,突出体现了……”这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记得小学时,一次半期考,其中有一道填空题曰:一()月亮。我即作答:“一轮月亮。”本以为万无一失,考卷下来后却令我大吃一惊——答错了。只听见老师讲评时说:“应填‘一弯’月亮,因弯月比圆月多。”孔子津津乐道的“权变”思想在应试教育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翻开《中学生作文大全》《中学生作文必读》等书,其写作风格、思路以及题材皆是千篇一律,创新之作屈指可数。但不按老师命题的作文,如周记、笔记、随笔等,学生却写得“行云流水,干净利落”。究其原因在于“真”,有感而发,有情可抒,写得格外动人。
故“文学无标准,标准在真心”。就像“0”可让人联想至鸡蛋却也可让人联想至荷叶,以及天上的一轮圆月……不要局限于标准答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真正的自我,体现自己独特个性的文章。
世界是多元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时代中学初二 俞旻久
点评:这是一篇观点犀利的议论文。文章围绕着“千篇一律乃佳作乎”这一论点展开论述,揭示了语文教学中呆板、僵化的“标准答案”的弊端。作者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作为道理论据,以自己小学时的半期考答题遭遇为事实论据,文章写得有理有据,让人深思。
指导老师:薛章辉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感恩就像是一个填不满的透明无底瓶,我们用大而易见的石子与细小的沙粒来使其尽量地满。但只有大的石子是无法填满每一个
- 每当我看电视时,总会想起父亲那严肃的脸;每当我玩电脑时,总会想起父亲那谆谆教导的模样;每当我的心思脱出了学习
- 如今,对宽容的理解有很多。佛家说,宽容就是忍辱;儒家说,宽容就是容忍;常人道,宽容就是不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能够说出这些话的人数
- 理想是光,理想是不落的太阳,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因为有了理想,生命变得更加美好。理想充足了我们的生活。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是山重水复的曲
- 人生是一次探险,没人知道下一步将会怎样,命运之神,总是戏弄着每个人,没有人能摆脱命运的束缚,只有灵魂可以飞出体内
- 在今年的春节晚会上,21个聋哑演员将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得天衣无缝,美妙绝伦。 《千手观音》是残疾人用生命
- 下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每人都有,但仔细看我的下巴,按照同学的说法,有一条“蜈蚣”,让我
- “学习”二字现在大多数莘莘学子眼中是枯燥无味的,因为为此要付出许多时间与艰辛。但如果你要
- 年华细数,谁的幸福不知归途?我们曾经那么的贪恋“幸福”这个字眼。可是生活却像一场电影,不
- 理解是风,吹散战争前曾经硝烟弥漫的纱幕;理解是雨,点滴在受蒙蔽的心灵上,洗去尘埃。理解就像品茶,品出了苦尽甘来的
- 我是中国的一名公民,是父母的儿女,是儿子的母亲,是学校的职工,是学生的老师,是朋友的朋友,是邻居的邻居。
- “人生”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语。对于它不同的人存着不同的诠释,正如台湾漫画家蔡志忠所
- 人生就是如此,每一个踏上人生遥途的人,脚下都有一条宽阔的大路。每一条宽阔的大路都拥有无数条狭窄的小路,每一条小路
- 一个无风的午后,我在面前摊开一张白纸。 ??提起笔,是空许久,笔尖触碰旧纸几乎在下一秒可听到摩擦声的时候,我发
- 当她对着它微微一笑时,它抬起头来,一下子便精神起来了,这就是一笑的力量。 ——题记
- 多少次,生命在无意间颤动,一颦一蹙,优雅至极;多少次,生命在悄然地绽放,一丝一缕,香远益清;多少次,生命在汩汩流
- 枫叶似乎是很美好的事物,它代表着爱。可是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枫叶其实很凄惨,它的一生经历了萌芽、翠绿,到红的
- 湖北省武穴市实验中学初一(三)班秦礼 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
- 一个人诞生下来,不可能是完美的人,也永远成不了完美的人。所以当别人在一个方面成功了,而自己却怎么努力都成功不了,
- 有的人渴望自由,因为自由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有的人渴望飞翔,因为可以清楚的看清世界万物的奥妙,让人有一种充实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