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做的阶梯
作者:不详 (字数:1000字)
如果说,家住海边的孩子是在海洋里长大的,那么家里书堆了好几个书架的我,就是在书的海洋里长大的了。
我很庆幸有一对爱书的父母,因为他们,自呱呱坠地以来,我身边从来没少过书。伴随着成长,家里的书越来越多,每一本都能牵住我的心。其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了。
我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是在五岁左右。那时,我还小,识字也不甚多,但一见到它,就被书中“金戈铁马”的故事和三分天下的气势所紧紧吸引住了。有不懂的字,就查字典;有不懂的句,就勤思考;有不懂的史,就与父母共商讨……这样,第一部如此巨大的着作就被我于一个星期内“干掉”了。也因为它是原版文言的缘故,让我着实爱上了古文。
第二次见到《三国演义》是小学四年级。这时,那本原该躺在书架底层的巨作,因我一时“雅兴”,“重见天日”。我将它从头到尾细看了一遍、两遍、三遍……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它面前的渺小。刘备、关羽、张飞的“名虽君臣,实同兄弟”让我感动,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使我敬仰,周瑜的英年早逝和嫉妒之心令我叹息,曹操那“花面奸臣”的嘴脸尤为我憎恶,西蜀群英的消逝让我多次落泪,“晋统三国”的结局叫我不住感叹世事无常……
兴致终因小学毕业前的忙碌搁下了。再次拿起《三国演义》是初一的暑假。
那是一个斜风细雨的日子。扫开书卓上的杂物,捧出书,轻嗅,依旧书香。香虽依旧,人却不再。重看三国,多一分伤感,少一分年少轻狂;见证和关注的是历史的兴衰,而不是寻常的打打杀杀。孟德公在我眼中,不知为何已成主角。他的文才、他的武略、他的临阵之大智甚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谋机变,都为我所关注。在他和那一代人身上,映出的却是整个封建时代的影子。兴亡、无常……
三次对《三国演义》的阅读,是三次对自己成长的注解。一路走来,踏书而行。书是我成长的阶梯,把我引向智慧的至高之点……
耳边响起一阵吟诗声:“……事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阳光是温暖的,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太阳照在脸上,又缓缓流入心里,不知不觉得我长大了。 小时候,母亲就对我很
- 在一个广袤的原野,那里天高云淡,鸟语花香,细流潺潺,一簇簇娇艳的玫瑰花,竞相开放。他们和谐'幸福的生活着。 可
- 那是一件往事。 在我上学的路上,有一座独立的小院,小院里住着一个老人,她很少与人说话,也很少露面,偶尔见到
- 光明对于我来讲,它只是梦想,只是我追求的目标。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打开这扇窗,你能看到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
- 我不是一个勤快的人,擎着“舒服不如躺着”的盾牌,在父母眼皮底下有恃无恐的躺着。有时,学习
- 能告诉我为什么突然想起你吗?——芷阳,我最好的知己。 你曾说过前世的五百次回朦,换来今
- 学校通知:今天早上6点到晚上8点停电。全班知道后,集体沸腾,像一锅粥一样兴奋地直冒泡。 令人兴奋的晚上终于到了
- 那一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那天,附小六年级的全体师生在风景迷人,宽广的闽江公园上了一堂特别的课,这堂课的主题
- 我是个才高八斗的学生,所以同学们都给我一个绰号“诸葛亮”。我也因常受到师长们的称赞而渐渐
- 把所有记忆从我的“仓库”里倒出来,一件件细细地数着,回忆着,我在回忆、在品尝成长的味
- 小时候,家楼下有一个神秘的拐角。有无数次,我攥着妈妈的衣角,想拖着她去走过那个拐角。但妈妈总是说,那个角落有坏人,会把小孩子拐跑,不准去。
- 2008年5月12日下午,晴空万里。人们同往常一样,带着愉悦的笑容向学校和单位出发。没有人料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已
- 感动,这个词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她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耳边。 母亲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曾记得儿时,我依偎在母亲的
- 中国有着几千年吃的文化,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吃的变
- 远方,夕阳被一层浓云包裹,它还在努力释放出自己的能量,浓云被镶上了一道金边。夕阳在完成了一天的普照之后即将远逝,
- 原来在在文峰中学就读时,用不着脚踏车,可现在路程遥远了,父母给我购置了我的专车,我上下学都由它接送,我就是局长,
- 上个星期五的下午,2:20分,我开始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雨下得很大。出发前,家里的人不断地叮嘱我,“
- 沧海桑田,几度轮回。曾经说过的话,曾经发过的誓,都被时间深深地埋在了地下。再也没有人知道,再也没有人在意,然而总
- 初见飞飞姐时,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坐在椅子上,在她家的阳台上折着千纸鹤,清一色绿色的纸,温暖的阳光洒在她家的
- 恍惚在人群中又看到了她的身影,那一成为星星点点碎片的记忆,似乎又复合了。 那段美好的过往,她和我是好朋友,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