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诗的故事
作者:张启薷 (字数:1200字)
苏婉韵讨厌她的名字。
她的父亲是位音乐教师,而且颇有成就,自然希望女儿能接他的班,因而取了“婉韵”这个名字——婉转动听的音韵。
苏婉韵对音乐不感兴趣,只是众所周知的。面对音乐课,她能逃就逃,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去,也只能硬着头皮去上课。望着自己父亲坐在钢琴旁如痴如醉的弹奏《月光曲》,苏婉韵一头黑线:无语!
“音乐真的这么好?”苏婉韵不满意的嘟噜着。
她喜欢写作。虽然讨厌“婉韵”这个名字,但还是喜欢苏这个姓氏。因为苏轼也姓苏,她常骄傲地说,苏轼就是她的祖先。
如此好的姓氏,配上如此烂的名字,她岂能善罢甘休?不敢明着反抗,只能背地里暗自抗议。她觉得苏小轼这个名字不错,只是太男孩子气了。稍稍改了一下,她倒是很满意——苏筱诗。
名字取好了,可是什么时候用呢?生活中可是不行的,老爸不吃了她才怪。这么简单的问题自然难不倒苏婉韵,不久她就想出了答案:她的网友经常问她的名字,虽然反感,但却想不出什么对策,这下好了,就告诉他们——我叫苏筱诗。
刚刚打开电脑,就有一个同龄女孩加她。而第一句话就是:你叫筱诗吗?
苏婉韵一惊,打下一行字:“你怎么知道?”
对方截下一个图,是苏婉韵的个性签名——刚刚投出去了我的第一篇小说,筱诗,加油!
苏婉韵吐了吐舌头:“嗯,算你说对了吧!那你为什么加我呢?”
“因为我看到了你的个性签名,我知道你写作一定很好吧!你能帮帮我补习写作文吗?老师说我光是练音乐有点……”
“不瞒你说啊,我写作文是不错,可是我刚好和你相反。”
“真的呀?那我帮你将有关音乐的知识,你帮我补习作文吧?”
苏婉韵矛盾极了:帮对方补习作文没有问题,可是自己真的要去学音乐吗?
思考良久,苏婉韵才说:“好吧。”
只听见对门的房里老爸大喊“耶!”苏婉韵叹了一口气。她知道父亲不是找到了最新乐队视频,就是又寻得了某个音乐家的作品。他的世界,只有音乐。
此后,两个少年经常在一起谈论有关写作和音乐。苏婉韵也不是那么讨厌音乐了,她有些淡淡的喜欢上了音乐。对方的作文也不是那么糟糕了。
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到了,苏婉韵出人意料的去报名参加歌咏比赛,而且居然得了三等奖。这确实是大家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的。
拿着奖杯,苏婉韵回到了家里。迎接她的是父亲的一脸微笑:“恭喜你喽,筱诗!”
苏婉韵懵了,好一会才说:“爸,你怎么……”
父亲把她的奖杯放在书架上回过头来笑着说:“你说呢?”
黄各庄中学初二 张启薷


作者相关文章: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我小学三年级时,多了一门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我记得很清楚,他叫冯平宽,四十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口
- 很早就听大人们说过,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是天下每个母亲的节日-母亲节。今年的母亲节如期而来,我既激动,因为我
- 她,虽没有西施般国色天香,也不如貂禅倾国倾城,无法媲美王昭君的粉面桃花,不具有杨贵妃的天生丽质,但她却有最美的面
- 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朋友”也。在我的记忆里,有很多好朋友及其他们的事迹。虽然已经过去很
- 我有一个“古董版”爷爷!跟着他啊,总感觉我还是个“古代人”,哎,
- 请允许我为您唱一首歌,以感谢您对我几十年的爱。 ——题记 无数次驻足,无数次徘徊,终
- 侠客仗剑游十里不留行 九月末的风和雨,已经织出了秋的凉意。你裹紧了身上那件无法抵御寒流的单衣,驾着瘦马踽踽独行
- 在人世间,有一个成长的引导者,名叫母亲;有一种千金难买的爱,名叫母爱。 ——题记 长
- 我有一个勤劳善良的妈妈。 他个子不高,一双不大不小小的眼睛里充满了对我的期盼,两道八字眉,再加上一个少扁的
- 夏衍,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我从不曾见过他,从不。但,他却离我很近,读他的文章,在他的世界里游走,我倾听着他的
- 大家好,我叫刘玲。我今年已13岁了,然而身高才一米四二,看起来老是比别人矮一大截,真气人,但没办法,这是先天由父
- 天下有无数个不简单的你…… 不简单的你,在流血时微笑。说是感动过去,说是可以放弃。
- 日自己孤零零地游荡,早就不在乎别人挑衅亦或不屑的目光,以为自己真的无牵无挂,可以放下别人放不下的东西,到达另一种
- 我来到这个班已有两年光景了,发现此地实属“卧虎藏龙”之地,这不,一个天赋极高的理论家便在
- 新学期的开始,天气还是那么的“烂”,一片大雾在空气中飘动,下着蒙蒙细雨,仿佛为&ldqu
- “傻大”是我的小学同学,原名吕不扬。真是名如其人——一张圆圆的脸
- 爸爸明天就要走拉,去打工,为了我的学费。 看着爸爸默默地收拾行李,我的心里涌起了几丝酸楚。这几年,爸爸为了供我
- “喂,老爸,过来一下!”我在房里大喊大叫,“马上就到,殿下。”俺
- 我们为彼此守住那些梦想,因为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 ――题记 SUN走了,是该走了。谁谁说过,一个人身边的
- 我的实际年龄比我的心理年龄小10岁,因为我早期接触过 * 方面的文章,平时爱读的杂志是《青年文摘》、《儿童文学》,然而,《青年文摘》上关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