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龙溪
作者:不详 (字数:700字)
五·一那天,我们怀着期盼已久的心情来到了成都,可这边天气却不好,风雨交加,很冷,不时还有阵阵雷鸣。
第二天,天气仍不见好转。我们游兴难抑,便顶着风、冒着雨,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地处成都近郊的温江黄龙溪。
据介绍,黄龙溪最着名的就是黄龙古镇了。漫步其间,只见它是一个由四条古老的小街围成的开字形小镇,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街面不宽,青石铺成的小路凹凸不平,屋檐水滴下,将石板凿成一排排小洞,两边的房子全是一楼一底的木头修建成的老式建筑,雕梁画栋,双顶飞檐。最奇特的要数他们的铺面了,全是一块块长方形的木板拼成,开时要一块块地取下,关时则要按顺序一块块地装上去,需要很多的时间,不像现代的卷帘门那么简单。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门,感到既麻烦又新奇。临街的小铺子的门口都挂着一面蓝底白字镶白色牙边的帘子,那就是他们的招牌。虽然没有霓虹灯的五彩缤纷,却也是别具一格与众不同。使我突然想起唐代诗人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
岁月的流失似乎给这个小镇没有太大的影响,若不是街上卖的东西和走动的人群都充满着现代的气息,我还以为是通过时空隧道回到了遥远的古代。导游说,正是由于它与世隔绝,保留了浓厚的明清时代的风格,这里才成了电影、电视的拍摄基地,像现在正在播放的《王保长外传》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走到镇的尽头,只见一条小溪出现在眼前。溪面不是很宽,却显得十分壮观。溪水汹涌而下,气势磅礴。浑黄的溪水就像一条奔腾咆哮的黄色巨龙。原来这“黄龙溪”就是因此而得名。
傍晚时,我们虽游兴还酣,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游程,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黄龙溪。
标签:黄龙溪,气息,写景作文


专题推荐:
猜你喜欢:
- 来到了这个新学校,四处风景怡人,还有清新的空气,早起赛赛跑,去唱歌,去朗诵,逛几个圈儿,去欣赏风景,一切目不暇接
- 初到三峡,真有点为它赞叹不已。它是如此神奇,让人捉摸不透。它在你面前显示的好象如此平凡。但一眨眼又是另一种风景。
- 天气,渐渐地凉了;日历,慢慢地薄了;秋意,漫漫地浓了。送走夏季的酷热,挥手告别了喧闹的暑假。九月,像含羞的小
- 今天,是我好朋友的生日,夕阳下垂前,我们来带了汉江边,欣赏那里美丽的风景。 往土堆上一坐,一阵阵凉丝丝的风向我
- 我不但爱春天的校园,还爱秋天那迷人的校园。 一走进学校的大门,就可以看见左边的一个大花坛,大花坛里盛开着菊花,
- 夜,静悄悄的……一轮圆圆的月亮悬空高挂。 难得见这十五的圆月,月亮撒满了大地,给大
- 风刮得很紧,雪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没有目的的四处飘落。但是它却为路两旁铺上了银色的行装好象要给人行道上镶上了两条
- 风轻轻地拂过我的面庞,似乎在为我拭去那熟悉而古老的泪。雨丝丝地下着,那针一样的雨滴一下下刺着我纯洁的心灵。泪顺着
- 枫叶散落了一地宁静,橙光弥漫于整个黄昏,当落日的余辉洒满窗户的时候,几只晚归的鸟儿驮着夕阳懒懒的回家。就在隐含微
- 晴空碧绿如洗,和煦的秋风带着阵阵的桂花香气,暖暖的吹在人的身上,淡淡的飘进人的鼻孔,实在惬意极了。在这样一个适宜
- 我出生在北京,也生活在北京,在北京度过了十三个春夏秋冬。我喜欢春天,也喜欢北京的春天。 “海日升残
- 抬头仰望静谧的夜空,繁星像一颗颗尖利的钉子把黑漆漆的夜空固定在我们的头顶。黑色的小路,黑色的夜幕,黑色的空气。夜
- 秋天到了,树叶都换上了黄色的衣装,一眼望去,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金子”,大树就像穿了一件
-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在这美丽温馨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春游。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
- 东石港送别了恋恋不舍的夕阳,天空做好梦颜色的襁褓,等待着第一颗星星的诞生,最后一抹晚霞也在西方的天空悄然隐去;轻
- 今天是大年初二,妈妈带着我去中国民俗文化村游玩。 中国民俗文化村是国内第一个荟萃各民族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和民
- 有人喜爱在舞台闪烁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的照耀下,有人喜爱在都市里各种各样的照射下,而我,却独独钟情于在那朗夜的月光
- 雨,一个简单的字,在一些人眼中根本就不算什么,可对我来说,它就好比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那一束美丽、温暖的阳光
- 一阵北风吹过,冬天悄悄地跟来了。 似乎秋天还没完,冬天就迫不及待地跑来了。起先只是气温下降,没留神,已经穿上了
- 一年有四季,风当然也不甘落下。 温暖的春天来了,春风也跟随着春姑娘来了,春天的风是柔和、温暖的,像母亲的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