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俎
拼音:zá zǔ
繁体字:雜俎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杂录。意谓如菜杂陈于俎﹐故称。唐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明谢肇浙有《五杂俎》十六卷。 2.指斑驳的花纹。详细解释
杂俎 zá zǔ ㄗㄚˊ ㄗㄨˇ杂记一类的书。如唐人段成式撰有《酉阳杂俎》三十卷。见《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三》。
网络解释
杂俎
杂俎:明代刘凤著书杂俎:文体名
杂俎:汉语词汇
杂俎 (汉语词汇)
条目:杂俎拼音:zá zǔ
注音:ㄗㄚˊ ㄗㄨˇ
指斑驳的花纹。


猜你喜欢
- 伯理是什么意思
- 芬菲是什么意思
- 怀山是什么意思
- 點覷是什么意思
- 玮术是什么意思
- 责信是什么意思
- 锦篇绣帙是什么意思
- 啁啁是什么意思
- 声名烜赫是什么意思
- 氐羌是什么意思
- 一口一声是什么意思
- 窘境是什么意思
- 拉索是什么意思
- 展出是什么意思
- 垂髫是什么意思
- 黄沙狱是什么意思
- 嚷喝是什么意思
- 喻旨是什么意思
- 镶铜木鞋是什么意思
- 微寒是什么意思
- 宿舍是什么意思
- 太阳是什么意思
- 説真格的是什么意思
- 凋槭是什么意思
- 健斗是什么意思
- 升课是什么意思
- 向阳是什么意思
- 发配是什么意思
- 促进是什么意思
- 损耗是什么意思
- 料草是什么意思
- 枝词蔓说是什么意思
- 大单于是什么意思
- 公宇是什么意思
- 倒座是什么意思
- 冬曹是什么意思
- 圣系是什么意思
- 出舆入辇是什么意思
- 光堂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