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堞
拼音:zhì dié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雉堞 zhìdié
[crenellation;parapei] 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
详细解释
雉堞 zhì dié ㄓˋ ㄉㄧㄝˊ城上的短墙。
《文选.鲍照.芜城赋》:「是以板筑雉堞之殷,井干烽橹之勤。」
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
网络解释
雉堞
雉堞,又称齿墙、垛墙、战墙,是有锯齿状垛墙的城墙。可用来作为守御城墙者在反击攻城者时的掩蔽之用。垛口长度约几十厘米到两米。 古代计算城墙面积的单位是“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堞则是城墙上如齿状的薄型矮墙。

猜你喜欢
- 滥士是什么意思
- 歡谑是什么意思
- 踢蹬是什么意思
- 篮筐是什么意思
- 捶拉是什么意思
- 上衽是什么意思
- 士敏土是什么意思
- 士友是什么意思
- 倡酧是什么意思
- 亚孟是什么意思
- 责惩是什么意思
- 梵境是什么意思
- 襃禅是什么意思
- 石阁是什么意思
- 鲈鱼脍是什么意思
- 排闼是什么意思
- 風文是什么意思
- 四大空是什么意思
- 避寝损膳是什么意思
- 阿伽是什么意思
- 不在是什么意思
- 棠阴是什么意思
- 诐行是什么意思
- 枯笔是什么意思
- 嫡传是什么意思
- 人琴是什么意思
- 怨猜是什么意思
- 温度是什么意思
- 钢丝是什么意思
- 捕捞是什么意思
- 居仁由义是什么意思
- 八维是什么意思
- 酒盘是什么意思
- 泰山頽是什么意思
- 断肠猿是什么意思
- 盘空是什么意思
- 辉音是什么意思
- 讲席是什么意思
- 伤诋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