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职分田是什么意思 职分田的解释

职分田

拼音:zhí fèn tián
繁体字:職分田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古代品级授予官吏俸禄公田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均田地方官吏也按级分给公田﹐为授职分田之始。隋时已有职分田之称﹐以后历代相沿﹐唯授田数量各有增减。职分田于解任移交后任不得买卖。官吏受田佃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明以后废除﹐但仍有养廉田﹑庄田等名目。

网络解释

职分田

职分田亦名“职田” 。北魏至明初按官职品级授给官吏作俸禄收入的公田。北魏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田,地方官吏亦按品级授给公田15顷至6顷不等,为授职田之始。隋给职分田一品5顷,至五品则为3顷,其下每品以50亩为差。唐除给内外各级官吏永业田外,所给职分田,京官自一品、外官自二品以下九品给田12顷至2顷。宋按职给外官知藩府以下田20顷至2顷。金给外官三品以下田30顷至2顷。元亦只给外官,按察使以下田16顷至1顷。明初沿元制,后即收回,名“还官田”,折给俸钞禄米。 职分田于解职时移交后任,不得买卖。宋时曾议停给职田,将岁入租课均给各官,然未实行。明以后,职田废除。
0
纠错
手机版 职分田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