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讬
拼音:zì tuō
繁体字:自託 ,是否常用:否
词典解释
亦作“ 自托 ”。自己有所依托。《战国策·赵策四》:“一旦山陵崩, 长安君 何以自託於 赵 ?”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经浊世而不得志兮,愿侧身巖穴而自託。” 晋 束晳 《玄居释》:“昔 周 汉 中衰,时难自託,福兆既开,患端亦作。” 宋 王安石 《上皇帝wan*言*书》:“苟其才行足以自托于乡里者,未有肯去亲戚而从召募者也。”
网络解释
自讬
自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ì tuō,是指自己有所依托。

猜你喜欢
- 朽染是什么意思
- 遥摄是什么意思
- 纲署是什么意思
- 刭杀是什么意思
- 狂僻是什么意思
- 鰟头是什么意思
- 鼈泠是什么意思
- 有口皆碑是什么意思
- 嶾嶙是什么意思
- 辽蔓是什么意思
- 三士是什么意思
- 寠人是什么意思
- 谢悰是什么意思
- 天日是什么意思
- 顷数是什么意思
- 软科学是什么意思
- 年弟是什么意思
- 青湓是什么意思
- 笄岁是什么意思
- 膈疝是什么意思
- 骄侈暴佚是什么意思
- 澄绿是什么意思
- 适过是什么意思
- 盘踅是什么意思
- 俛仰是什么意思
- 即温听厉是什么意思
- 不定期是什么意思
- 外出是什么意思
- 骨状是什么意思
- 二指是什么意思
- 钵釪是什么意思
- 埋儿是什么意思
- 拿摩温是什么意思
- 黄漂漂是什么意思
- 悲烦是什么意思
- 惶愕是什么意思
- 愧屈是什么意思
- 后陈是什么意思
- 圩子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