缁布
拼音:zī bù
繁体字:緇布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见"缁布冠"。网络解释
缁布
古代士与庶人常用的一种冠。古人行冠礼,初加缁布冠,次加皮弁,次加爵弁。《礼记·玉藻》:“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缺项,青组缨属於缺,缁纚,广终幅,长六尺。”缺项,冠后当人项处空缺,用青组缨结之。《晋书·舆服志》:“缁布冠, 蔡邕 云即委貌冠也。太古冠布, 齐 则缁之。缁布冠,始冠之冠也。”亦省称“ 缁布 ”。《后汉书·礼仪志上》:“初缁布进贤,次爵弁,次武弁,次通天。”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癸·薛湘潭》:“遇三四道人聚野店,各有息气竹拍,从而求之。且脱巾换其所戴缁布,解衫以易布道袍服,与钱两千。”

猜你喜欢
- 竹联是什么意思
- 雾敞是什么意思
- 委叛是什么意思
- 标位是什么意思
- 阙如是什么意思
- 搆屯是什么意思
- 威裁是什么意思
- 吸溜疎剌是什么意思
- 外高加索是什么意思
- 涤秽布新是什么意思
- 冯生弹铗是什么意思
- 绀青是什么意思
- 炊养是什么意思
- 懊叹是什么意思
- 歌喉是什么意思
- 德藩是什么意思
- 所心是什么意思
- 禅天是什么意思
- 箕棬是什么意思
- 支取是什么意思
- 计办是什么意思
- 说真的是什么意思
- 东廧是什么意思
- 水垢是什么意思
- 钻牛角尖是什么意思
- 书削是什么意思
- 客车是什么意思
- 徍徥是什么意思
- 以古为镜是什么意思
- 仙驭是什么意思
- 烹狗是什么意思
- 添箱是什么意思
- 占役是什么意思
- 搀搭是什么意思
- 外族是什么意思
- 辍津是什么意思
- 景向是什么意思
- 散堂鼓是什么意思
- 决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