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楯
拼音:zhì dùn
繁体字:擲楯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后汉书.逸民传.蓬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李贤注:"亭长主捕盗贼﹐故执楯也。"后以"掷楯"为舍弃微职﹐重新就学的典故。网络解释
掷楯
掷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 dùn ,出自《后汉书·逸民传·蓬萌》。

猜你喜欢
- 护页是什么意思
- 旗幡是什么意思
- 颠掷是什么意思
- 念心儿是什么意思
- 直通通是什么意思
- 句斟字酌是什么意思
- 珍甘是什么意思
- 日圆是什么意思
- 荣竞是什么意思
- 惰昬是什么意思
- 任脉是什么意思
- 文物声明是什么意思
- 元緆是什么意思
- 匾文是什么意思
- 禁法是什么意思
- 脊柱是什么意思
- 腾羞是什么意思
- 逐年是什么意思
- 韶夏是什么意思
- 森森芊芊是什么意思
- 改更是什么意思
- 优优是什么意思
- 贵爵是什么意思
- 旧物是什么意思
- 画外是什么意思
- 僚属是什么意思
- 北极星是什么意思
- 五男二女是什么意思
- 施振是什么意思
- 三到是什么意思
- 恒谈是什么意思
- 痴心妄想是什么意思
- 乡评是什么意思
- 高分子化工是什么意思
- 讬骥是什么意思
- 梯杭是什么意思
- 焚荐是什么意思
- 落头鲜是什么意思
- 老病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