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包
拼音:zhān bāo
繁体字:氈包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毡包 zhānbāo
(2) [felt bag]∶毡制的包儿
详细解释
毡包 zhān bāo ㄓㄢ ㄅㄠ中亚游牧民族用以居住的帐篷。以木条支撑,上覆兽皮、手织品等,顶部中央有圆形天窗,易于拆装。
也称为「蒙古包」。
以兽毛或毛毡编制的袋子,外出时用来盛放衣物。
《jin*瓶*梅.第八回》:「只见西门庆家小厮玳安,夹著毡包,骑著马,打妇人门首过。」
《儒林外史.第二二回》:「两人坐了,两个长随跟著,一个抱著毡包,一直来到河下。」
网络解释
毡包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篷帐。古代文献中多称穹庐﹑毡帐(旃帐)。今蒙古族居住区称"蒙古包"。

猜你喜欢
- 戒期是什么意思
- 翻刻是什么意思
- 蠭蒙是什么意思
- 闹元宵是什么意思
- 租头是什么意思
- 玉烛是什么意思
- 瑞日是什么意思
- 布饶是什么意思
- 晨婴是什么意思
- 颍滨是什么意思
- 浩星是什么意思
- 强不知以为知是什么意思
- 回冲是什么意思
- 缠袋是什么意思
- 继绍是什么意思
- 嫡裔是什么意思
- 髓骨是什么意思
- 躐进是什么意思
- 地理是什么意思
- 钿波是什么意思
- 散音是什么意思
- 司舆是什么意思
- 陪卫是什么意思
- 特至是什么意思
- 温枕扇席是什么意思
- 诵烈是什么意思
- 袭凡蹈故是什么意思
- 穷乡是什么意思
- 父服是什么意思
- 滴露研朱是什么意思
- 三山是什么意思
- 不旋踵是什么意思
- 重勋是什么意思
- 宫坊是什么意思
- 讨惹厌是什么意思
- 略意是什么意思
- 鼎科是什么意思
- 散朝是什么意思
- 欢鬨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