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历
拼音:zhuān xū lì
繁体字:顓頊曆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历法名。我国古六历之一。"颛顼历"在周末已经制定,秦统一后颁行全国﹐以十月为岁首。自秦始皇二十六年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共行一百十七年。网络解释
颛顼历
《颛顼历》是古代汉族历法之一,属于古六历的一种,为阴阳历。该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种四分历),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测制年代或为秦献公时公元前366年,至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遍行,经秦朝至西汉太初历制定(公元前104年)始弃。

猜你喜欢
- 走口是什么意思
- 宝仗是什么意思
- 饱受是什么意思
- 澡心是什么意思
- 不饥不寒是什么意思
- 欺上压下是什么意思
- 郑璞是什么意思
- 架田是什么意思
- 宵晕是什么意思
- 西阶是什么意思
- 仙妃是什么意思
- 蛮鼓是什么意思
- 前脚是什么意思
- 盛积是什么意思
- 航苇是什么意思
- 潍坊市是什么意思
- 放宽是什么意思
- 狂澜是什么意思
- 泛子是什么意思
- 朴拙是什么意思
- 心质是什么意思
- 云屏是什么意思
- 连缠是什么意思
- 盟兄弟是什么意思
- 脱剥杂剧是什么意思
- 入国问禁是什么意思
- 伉偶是什么意思
- 朝膳是什么意思
- 地方分权是什么意思
- 嗟异是什么意思
- 节拍是什么意思
- 乃翁是什么意思
- 柘馆是什么意思
- 扑桃是什么意思
- 朝班是什么意思
- 达古是什么意思
- 销用是什么意思
- 紫蘀是什么意思
- 詶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