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饷
拼音:zhù xiǎng
繁体字:助餉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明末为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而加派的赋银。 2.捐钱以补充军费。网络解释
助饷
助饷是明末田赋的加派,指为筹措镇压农民起义的军费而加派的赋银。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 ,总督卢象升因军饷支绌,请加派官户田赋十分之一,民赋10两以上者亦加十分之一,即按税银加派,每两加1钱。户部拟在未遭战乱地区对士大夫家赋银1两的加2钱,民户5两以上的每两加1钱。但两个提议均未采纳。后规定赋银每两一概加征1钱,名为助饷。

猜你喜欢
- 阴柔是什么意思
- 新三民主义是什么意思
- 戒门是什么意思
- 连家店是什么意思
- 放旷是什么意思
- 鸣是什么意思
- 狙缚是什么意思
- 三梭布是什么意思
- 将虾钓鳖是什么意思
- 刬平是什么意思
- 卫戍区是什么意思
- 忒忒是什么意思
- 较若画一是什么意思
- 归遯是什么意思
- 神魂飞越是什么意思
- 神嚎鬼哭是什么意思
- 断水是什么意思
- 鸾旗是什么意思
- 燕臣是什么意思
- 支御是什么意思
- 营蜜是什么意思
- 洛阳才是什么意思
- 百年之柄是什么意思
- 托裱是什么意思
- 翦扑是什么意思
- 搜身是什么意思
- 髬耏是什么意思
- 方针是什么意思
- 云堦月地是什么意思
- 殊功是什么意思
- 处法是什么意思
- 粗官是什么意思
- 梧岸是什么意思
- 散名是什么意思
- 夺攘是什么意思
- 后防是什么意思
- 纪纲院是什么意思
- 讲习是什么意思
- 雅鍊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