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
拼音:zhāng xiàn zhōng
繁体字:張獻忠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606-1647)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字秉吾,号敬轩,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初从军,因被人陷害革役。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成为起义军首领之一。1635年与高迎祥联兵东进,攻破安徽凤阳,焚烧皇陵。1638年曾接受明政府“招抚”,次年东山再起,相继破襄阳,取武昌,克长沙。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6年清兵南下,他率军抵御,不久在四川西充凤凰山遭伏击,中箭身亡。详细解释
张献忠 zhāng xiàn zhōng ㄓㄤ ㄒㄧㄢˋ ㄓㄨㄥ人名。明朝末年延安府(治今陕西肤施县)人,生卒年不详。阴谋多智。崇祯年间占据武昌,攻陷成都,僭号称大西国王,所过之处tu*杀惨烈,后为清军所杀。
网络解释
张献忠 (明末农民军领袖)
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张献忠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着父亲做小生意,贩卖红枣。他当过捕快,后又来到延绥镇当一名边兵。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为此几乎丢了性命。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张献忠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掩旗息鼓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过去封建统治阶级把张献忠诬蔑为“sha*人狂”、“sha*人魔王”等等,流毒既广且深,特别在四川留下的恶劣影响更不容忽视。至今大多数人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所谓“八大王剿四川”的传说影响。
2015年年底,相关机构专家对江口沉银遗址出水文物进行了鉴定,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基本确认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最为珍贵的是发现了张献忠的金封册,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猜你喜欢
- 宕账是什么意思
- 拓世是什么意思
- 明特是什么意思
- 洞荡是什么意思
- 谦称是什么意思
- 刘白堕是什么意思
- 音问两绝是什么意思
- 链反应是什么意思
- 遗顾是什么意思
- 眙骇是什么意思
- 慑耸是什么意思
- 蹄囓是什么意思
- 卢浮宫是什么意思
- 郑生谷是什么意思
- 驰求是什么意思
- 眼观六路是什么意思
- 鹤顶红是什么意思
- 禾虫是什么意思
- 奸説是什么意思
- 贼秃是什么意思
- 湖目是什么意思
- 借一步是什么意思
- 鑪炭是什么意思
- 上嫚下暴是什么意思
- 昏厥是什么意思
- 看成是什么意思
- 焦圈儿是什么意思
- 失道寡助是什么意思
- 公奉是什么意思
- 贤媛是什么意思
- 枭雉是什么意思
- 讨巧是什么意思
- 友弟是什么意思
- 香鑪是什么意思
- 拳师是什么意思
- 惇素是什么意思
- 搀兑是什么意思
- 棹楫是什么意思
- 行拘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