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子推是什么意思 子推的解释

子推

拼音:zǐ tuī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春秋时晋国人,姓介。也称介之推介推。 2.旧俗纪念介子推在寒食一日所作枣糕名。

详细解释

子推  zǐ tuī  ㄗˇ ㄊㄨㄟ  

春秋时晋国隐士介之推的名。参见「介之推」条。

宋俗为纪念介之推,于寒食节前一日所作的枣糕。

网络解释

子推

(1). 春秋时晋国人,姓介 。也称介之推 、 介推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 杜预 注:“ 介推 , 文公 微臣。之,语助。”
庄子·盗跖》:“ 介子推 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 文公 , 文公 后背之, 子推 怒而去,抱木而燔死。” 成玄英 疏:“ 晋文公重耳 也,遭 骊姬 之难,出奔他国,在路困乏, 推 割股肉以饴之。公后还三日,封於后者,遂忘 子推 。 子推 作《龙蛇之歌》,书其营门,怒而逃。公后慙谢,追 子推 於 介山 。 子推 隐避,公因放火烧山,庶其走出。火至, 子推 遂抱树焚死焉。”
东方朔 《七谏·怨思》:“ 子推 自割而飤君兮,德日忘而怨深。”
0
纠错
手机版 子推的解释 问答乎 wenda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