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
拼音:zhù yǔn míng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1460-1526)明代书法家、诗文家。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工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唐寅并称“吴中四才子”。擅书法,小楷近钟繇,尤以草书见长,气势奔放,出神入化。有《怀星堂集》。详细解释
祝允明 zhù yǔn míng ㄓㄨˋ ㄩㄣˇ ㄇㄧㄥˊ人名。(西元1460祝允明1526)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明代江苏长洲人。诗文有奇气,尤工书,官至应天通判,与唐寅、徐祯卿、文征明并称为「吴中四才子」。著有《怀星堂集》、《兴宁县志》等。
英语 Zhu Yunming (1460-1526), Ming dynasty calligrapher
网络解释
祝允明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又自成一格”。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猜你喜欢
- 路倒是什么意思
- 竹篾是什么意思
- 非夫是什么意思
- 蟾光是什么意思
- 狗洞是什么意思
- 帐构是什么意思
- 制化是什么意思
- 赃贿狼籍是什么意思
- 金童玉女是什么意思
- 镌勒是什么意思
- 重翟是什么意思
- 灶突是什么意思
- 朱絃三叹是什么意思
- 眼望是什么意思
- 烟蒂头是什么意思
- 黄颡鱼是什么意思
- 佳耦是什么意思
- 冷热病是什么意思
- 甚休是什么意思
- 侍官是什么意思
- 騄骐是什么意思
- 尺土是什么意思
- 隤瘁是什么意思
- 夙日是什么意思
- 横扰是什么意思
- 都头是什么意思
- 文章钜公是什么意思
- 马其顿王国是什么意思
- 峻剂是什么意思
- 蹇讷是什么意思
- 遐迩著闻是什么意思
- 失利是什么意思
- 解衣包火是什么意思
- 重民是什么意思
- 竖儒是什么意思
- 桓伊三弄是什么意思
- 家中宝是什么意思
- 赉诏是什么意思
- 蛟毫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