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谏
拼音:zhòu jiàn
繁体字:驟諫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屡次进谏。网络解释
骤谏
zhòu jiànㄓㄡˋ ㄐㄧㄢˋ
骤谏:屡次进谏。
《左传·宣公元年》:“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故不竞于楚。”
《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雠而怼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雠怼,怨而不怒,况事王乎!’”
《史记·赵世家》:“灵公立十四年,益骄。赵盾骤谏,灵公弗听。”
《晋书·宣帝纪》:“帝( 司马懿 )以达(孟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乃以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


猜你喜欢
- 血酒是什么意思
- 驯行是什么意思
- 蔑尔是什么意思
- 识微见远是什么意思
- 胁迫是什么意思
- 者么是什么意思
- 参奉是什么意思
- 谢临川是什么意思
- 贫难是什么意思
- 上尊酒是什么意思
- 解鞍是什么意思
- 体究是什么意思
- 脸皮厚是什么意思
- 无限小是什么意思
- 心潮是什么意思
- 言行计从是什么意思
- 坐食是什么意思
- 穷荒绝徼是什么意思
- 撞冻是什么意思
- 鷩鴺是什么意思
- 皦然是什么意思
- 謏学是什么意思
- 贪汙狼藉是什么意思
- 脱阳是什么意思
- 鸿名是什么意思
- 鲜磊是什么意思
- 濆薄是什么意思
- 藉不的是什么意思
- 冷言冷语是什么意思
- 概论是什么意思
- 龟年鹤寿是什么意思
- 九派是什么意思
- 乖唇蜜舌是什么意思
- 剖裁是什么意思
- 特生是什么意思
- 鸳匹是什么意思
- 发案是什么意思
- 接地是什么意思
- 散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