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
拼音:zhú lín qī xián
繁体字:竹林七賢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魏·晋之间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常宴集于竹林之下,时人号为“竹林七贤”。见《三国志•魏志•嵇康传》“嵇康文辞壮丽,好言老·庄而崇奇任侠”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详细解释
竹林七贤 zhú lín qī xián ㄓㄨˊ ㄌㄧㄣˊ ㄑㄧ ㄒㄧㄢˊ晋朝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庄之学,轻视礼法,规避尘俗,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纵情清谈,故称为「竹林七贤」。
网络解释
竹林七贤 (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对此王晓毅先生在《竹林七贤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中,通过检索佛教经典《大正藏》的相关译名,认为“竹林”系东晋士人附会佛教经典的观点值得商榷。韩格平先生在《竹林七贤名义考辨》(《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一文中也认为,“竹林七贤”的命名与僧徒解经的格义是完全不同的事物,“格义”之说不足为信。卫绍生在《竹林七贤若干问题考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竹林”应该在七贤的中心人物嵇康的寓居地山阳县。而陈寅恪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三篇清谈误国)中认为,先有“七贤”而后有“竹林”。“七贤”所取为《论语》“作者人”(《宪问》)之数,意义与东汉末年“三君”、“八俊”等同。西晋末年,比附内典、外书的“格义”风气盛行,东晋初,乃取天竺“竹林”之名,加於“七贤”之上,成为“竹林七贤”。“竹林”既非地名,也非真有什么“竹林”。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一直受人们敬重。


猜你喜欢
- 行老是什么意思
- 争子是什么意思
- 妥安是什么意思
- 鳞错是什么意思
- 金煌煌是什么意思
- 过去未来是什么意思
- 学堂是什么意思
- 治术是什么意思
- 安于现状是什么意思
- 奉如神明是什么意思
- 女乐是什么意思
- 内仪门是什么意思
- 威尊是什么意思
- 缃奁是什么意思
- 语言是什么意思
- 艺事是什么意思
- 玄道是什么意思
- 遗讥是什么意思
- 鸭茅是什么意思
- 日月无光是什么意思
- 明耻教战是什么意思
- 叔舅是什么意思
- 黄柑是什么意思
- 白特是什么意思
- 当管是什么意思
- 雪上加霜是什么意思
- 娥轮是什么意思
- 拖累是什么意思
- 流水是什么意思
- 剧作是什么意思
- 侯畿是什么意思
- 倒持戈矛是什么意思
- 不省是什么意思
- 倭奴是什么意思
- 巧卫是什么意思
- 略陈是什么意思
- 清簟是什么意思
- 蛇无头而不行是什么意思
- 尽醉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