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凇
拼音:yǔ sōng
是否常用:是
基本解释
雨凇 yǔsōng
[silver thaw] 常称作“冰挂”。极冷的水滴同物体接触形成的冰层,或在低于冰点的情况下雨落在地表,物体上形成的冰层
网络解释
雨凇
超冷却的降水碰到温度等于或低于零摄氏度的物体表面时所形成玻璃状的透明或无光泽的表面粗糙的冰覆盖层,叫做雨凇。俗称“树挂”,也叫冰凌、树凝,形成雨凇的雨称为冻雨。我国南方把冻雨叫做“下冰凌”、“天凌”或“牛皮凌”。 《春秋》载: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十有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这则记载的意思是: 鲁成公十六年春天、周历正月、下雨、树木枝条上凝聚了雨冰(就是“雨凇”)。这是世界上对雨凇的较早记载。

猜你喜欢
- 龆容是什么意思
- 呆账是什么意思
- 但马是什么意思
- 何至于是什么意思
- 舆儓是什么意思
- 顉颐是什么意思
- 论説是什么意思
- 径情是什么意思
- 感世是什么意思
- 精血是什么意思
- 滋阴是什么意思
- 枪替是什么意思
- 三山五岳是什么意思
- 緑鬟是什么意思
- 掩抑是什么意思
- 险侧是什么意思
- 志功是什么意思
- 去疾是什么意思
- 月孟是什么意思
- 信尚是什么意思
- 作耍是什么意思
- 清望是什么意思
- 青脾是什么意思
- 弘赡是什么意思
- 包蓄是什么意思
- 井陉口是什么意思
- 二十四番花信是什么意思
- 哈剌是什么意思
- 修己是什么意思
- 毛裘是什么意思
- 相形是什么意思
- 内陆是什么意思
- 酒坛是什么意思
- 上荣是什么意思
- 校具是什么意思
- 殷柽是什么意思
- 粘液是什么意思
- 光美是什么意思
- 西光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