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律
拼音:yǒng huī lǜ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计十二篇,五百条。全文保存于《唐律疏议》。它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网络解释
永徽律
永徽律是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颁行的法典。永徽初,长孙无忌、李勋、于志宁等根据《贞观律》撰成,计12篇,500条。内容基本与《贞观律》相同。唐统治者为了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使执法官吏懂得每一条文的精确含义,发挥法律的效能,永徽三年,又诏长孙无忌等人撰写《疏议》,对《永徽律》逐条逐句进行解释。永徽四年撰成奏上,共30卷,附于律文之后,同时颁行,与律文具有同等效力。律与疏合在一起,称《永徽律疏》,后世称《唐律疏议》。是唐律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也是宋、元、明、清、各代制定和解释法律的蓝本。对越南、日本等国的封建法律也有很大影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封建法典。

猜你喜欢
- 鼓山是什么意思
- 羊桃是什么意思
- 綳场面是什么意思
- 褐色是什么意思
- 孤闷是什么意思
- 辞无所假是什么意思
- 转地是什么意思
- 组纚是什么意思
- 寿山福海是什么意思
- 偷寒送暖是什么意思
- 含明隐迹是什么意思
- 义气相投是什么意思
- 贫贱糟糠是什么意思
- 楚吟是什么意思
- 开秤是什么意思
- 粗险是什么意思
- 仙分是什么意思
- 岐谷是什么意思
- 肆法是什么意思
- 涌澓是什么意思
- 燕南赵北是什么意思
- 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 哏儿是什么意思
- 优宠是什么意思
- 箭刻是什么意思
- 携云握雨是什么意思
- 鵽雀是什么意思
- 斗骋是什么意思
- 长夷是什么意思
- 匠费是什么意思
- 防肃是什么意思
- 平头数是什么意思
- 叛徒是什么意思
- 斥革是什么意思
- 宵旰是什么意思
- 令公是什么意思
- 救抚是什么意思
- 欺诡是什么意思
- 渥盛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