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同三司
拼音:yí tóng sān sī
繁体字:儀同三司 ,是否常用:否
基本解释
散官名。三司即三公。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隲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魏晋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北周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时为散官,唐﹑宋﹑元因之,明废。网络解释
仪同三司
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金代分置仪同三司,为从一品中次散官。

猜你喜欢
- 鼠豺是什么意思
- 轩城是什么意思
- 寮吏是什么意思
- 炊妇是什么意思
- 函枋是什么意思
- 肩拱是什么意思
- 大悲是什么意思
- 四印是什么意思
- 穿宫是什么意思
- 宵晕是什么意思
- 下野是什么意思
- 一般样是什么意思
- 取给是什么意思
- 架谎凿空是什么意思
- 害不好是什么意思
- 摧陷廓清是什么意思
- 延奬是什么意思
- 游神是什么意思
- 臑臑是什么意思
- 老视是什么意思
- 楚三户是什么意思
- 黑斑蚊是什么意思
- 娜婀是什么意思
- 风传是什么意思
- 考课令是什么意思
- 东冲西决是什么意思
- 支纷节解是什么意思
- 陡险是什么意思
- 举柴是什么意思
- 油头滑面是什么意思
- 南海神是什么意思
- 风流座是什么意思
- 高唱是什么意思
- 射角是什么意思
- 纠拏是什么意思
- 绪论是什么意思
- 湔润是什么意思
- 讼曹是什么意思
- 先时是什么意思